(一)专业定位
物理学专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深受儒家文化精华熏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热爱物理教育事业,具备坚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掌握扎实的物理实验以及物理教学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训练,能够在科研单位、大学或中学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科研、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制4-8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物理学专业是曲阜师范大学传统的优势专业,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科与教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山东省唯一立项建设的物理学一流学科。
本专业师资水平高(含欧盟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专业实力强、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形成了“专业扎实、从师技能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厚基础强技能的物理教师教育特色,是山东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唯一承训单位和国培专家所在单位;建有山东省信息与能源量子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激光偏光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教学科研平台;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一直保持高升学深造率;形成教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激光研究所承担本科实验教学,是国家科委唯一定点的激光偏光器件生产基地。
(三)教学模式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对接行业标准,搭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主动对接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将行业资格要求融入到本专业培养要求中,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分段培养、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校地、校校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2)深化课程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以一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选聘课程建设负责人,落实课程建设责任制;加强在线课程和双语课程的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学专业课程整合,创建有特色的物理专业新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基于科研成果编写高水平教材,开设专业拓展课;实施“杏坛学堂”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3)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度构建
基于教师偏振光学与器件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开设专题研讨课,实现产学研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以“高校-地方政府-中学”为培养合作共同体,构建“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通过日本科技厅的“樱花科技计划”、与清华大学等共建的“山东省量子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每年选派30人次学生海内外访学,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搭建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平台。
(4)加强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多渠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竞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践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5)完善规章制度,深化教学管理改革
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明确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确保教学规范落到实处;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强化教学过程和环节管理;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评选与奖励,引导和鼓励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全面整顿教学秩序,实行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制。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高等数学3、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1、数学物理方法、固体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
原标题: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