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一)主要课程田径、体操类、大球类、水冰雪项目类、武术等项目术科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等理论课程。(二)专业特色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
小学教育专业:(一)专业课程小学教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初等数学研究、数学思维方法、小学教育专业英语、自然科学概论、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概要、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师书写技能、小学教师美术基础、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语文、数学、英语)等。(二)专业特色小学教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实践能力,积极塑造学生“真、善、勇、美、
教育技术学专业:(一)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基础、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传播学、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摄影摄像技术与艺术、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算法设计与分析、教育软件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课程资源开发、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二)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成立于2002年,2003年开始招生,至今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普通话实训、写作、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综合英语、英语口语与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实训等。(二)专业特色突出“双语双文化”,注重汉语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注重中国文化知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科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结合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一)主要课程田径、体操、小球类、水冰雪项目、民传等项目术科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导论、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与治疗等理论课程。(二)专业特色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
牡丹江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7年,现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8个学术型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管理硕士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00余人,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400余人。一、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体育教育(本科,四年,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体育科学学院始建于1975年,1977年成立体育系,2009年更名为体育科学学院。2007年获批体育教育训练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均为校级重点专业。学院是黑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组组长单位、黑龙江省东南部高校体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