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助产学专业

2021-06-05 11:32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主干课程
  • 三、主要实践环节
  •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 (二)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 四、学制与学位
  • 五、就业方向
  • 六、专业特色
  • 七、技术技能证书

 

助产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以国家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符合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实践技能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助产学人才。

 二、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学、产科急危重症、助产技术。

  三、主要实践环节

 (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实践、校内实训、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

 (二)主要专业实验(实训):基础医学实验和助产学专业技能实践。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计划生育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等工作,可在助产领域内从事临床管理、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工作。

 六、专业特色

  青年学生成长之路,势必与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相生相伴。助产学专业始终坚持“医学教育,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参照“新医科”建设的思想,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着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追求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和专业技能的实用性。

 入学宣誓。新生开学组织集体宣誓,用誓言牢记自己身为医者的职责与使命,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和大医精诚的精神永远铭刻于心,付之于行。

 育德为首。秉持“关爱母婴,共享生命健康”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精神。教学工作上,以育德为中心,积极开展以PBL、CBL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管理上,学生活动、党团活动中围绕诚信教育,如“为心灵添色,促园区和谐”、“励志之星”评选、“进步之星”评选、文明宿舍评选等,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充分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人文课程。学院新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中国手语》等,培养学生对边疆民族、残疾人士的关心意识和帮助能力。现有教育厅教改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

 医本课堂。学院本着“以人文思想引领学子、用医学先驱感染学子、用课外专业活动培育学子”的观点,致力于探索“专业与思政融合的课堂”,着力打造“医本课堂”。如今“医本思政”的内容已经常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自觉地将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融汇贯通,激励着学生将个人发展目标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机结合起来。

 体验活动。培训学生做标准化病人,让学生体验患者角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教育厅立项课题)。

  实训基地。学院为助产学专业提供一流的实训设备和模型,目前已有实验、实训室20余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第二课堂”。学院于2018年成立“健康志愿者协会”,有计划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学校和残疾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考核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每名大一学生利用暑假撰写一篇感恩文章(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姊妹手足之情、师长教导之恩);为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要求每名大二学生去医院见习或组织社会调查,尽早地了解医院和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并撰写调查报告;为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方式,要求每名大三学生做一次读书报告。学院在每年9月举办一次大学生论坛,将学生的优秀论文整理编辑成册(这是许多学生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并发给学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重要的是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

 专题讲座。所谓医学教育,其核心就是“仁爱为本,能力为重”。学院通过有计划地开设“人生的选择”、“唤醒护理,呼唤生命”、“生命时速,紧急救护”、“考研十知道”等医学专题讲座,强化职业精神。向学生推荐人文类必读书目,如《呼叫助产士》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自信。

  “百名教授进学院”。通过3-5年的努力,外请100名教授进校园,为本科生授课、做讲座,让青年教师和学生跟随着“大师”的脚步稳扎稳打,健康成长。

 文化氛围。“文化广场”位于医学实验楼前,广场两侧摆放8座科学家雕塑,以期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先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达到文化氛围育人的效果。我们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精神教育融为一体,滋养着助产专业学生的医德之魂。

  七、技术技能证书

  护士执业证书、育婴师证、健康管理师证、医护英语水平考试(METS)、专业英文词汇能力国际认证(PVQC)等。

原标题: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助产学专业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助产学专业

助产学专业培养目标以国家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符合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实践技能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助产学人才。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秘书学专业

秘书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秘书学理论功底,良好的秘书职业素养,人格健全、品德优秀、技能扎实,爱岗敬业,熟练掌握办文、办会、办事等技能,毕业后能胜任各类机构中辅助管理、参谋咨询、调研协调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秘书人才。主干课程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中国秘书史、秘书英语、应用写作、文书学、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危机管理、电子政务、公共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专业(兼招专升本)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符合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富有时代特征和服务意识的应用型护理人才。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统计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审计学专业

审计学专业(兼招专升本)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掌握审计学、会计学、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我国会计、审计、税收等有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掌握基本的审计实践技能;具备一定外语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财务审计及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工作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金融学专业

金融学专业(兼招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了解金融政策和法规及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逻辑学、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

2021年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招生章程

学校概况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云南省丽江市。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首批确认的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发展,学校成功于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云南省凭实力首批转设成功的两所高校之在“2021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兼招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国经济运行和改革实践,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计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学前教育工作及其要求,具备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能力、教育活动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善于交往沟通,勇于创新与实践,身心和谐发展的应用型幼儿园教师,并能在其他托幼机构胜任保育与教育的人才。主干课程普通教育学、普通心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英语专业设英语教育、酒店及主题公园英语和英泰双语三个方向。英语教育方向:面向地方教育事业,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较高的人文修养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及幼儿园英语基础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能在相关行业担任翻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酒店及主题公园英语方向:立足文化旅游和高端酒店业的发展,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日语专业

培养目标日语专业面向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以全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潜力大,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较高的人文修养,能胜任日英双语的旅游、翻译、科研或文化、商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人才。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