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智能制造工程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有河南省首批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及4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拥有26个实验实训基地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先进仪器设备。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及博士共22人,外聘专家15人。专业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技能突出,在全国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自动控制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相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干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机械制图、机械基础、PLC、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CAD、变频器应用技术等。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机械、冶金、电子、轻工、采矿等行业,在自动
水利水电工程智能管理专业介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水利管理业的河道水库管养人员、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管理维护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专业介绍专业名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080602T)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之需,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综合应用智能电网相关理论及通信、自动化、传感与检测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信息技术,从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智能用电、智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智能建造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专业能力,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智能建造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在智能建造、土木、BIM等
智能控制技术(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高端智能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智能制造控制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培养目标:具备行车组织和调度指挥的操作技能,掌握城轨运营管理业务,具备车站客运组织、综合控制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从事轨道交通一线站务管理、行车指挥、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管理、综合控制等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证书:FAS证、急救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内容运输计划与运输能力、运价与票务管理、轨道系统运营分析就业方向:主要在城市
学院2022年拟招生专业2021年录取情况高分低分低分位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2017311新能源材料与器件18412915材料科学与工程1681319环境工程——————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20614036智能制造工程1949181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又具有模具设计、制造,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与维护等职业岗位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主干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模具概论、电工电子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一)【培养目标】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设备操作、工艺技术、工装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