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0-03-04 15:56  河海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历史沿革
  • 二、专业师资队伍
  • 三、专业教学资料与条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专业历史沿革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筹建于2000年,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到有关院校及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课程设置研究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等教学硬件建设,等等。在办学条件基本具备后经省政府及省教委批准,于2001年上半年开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原人文学院成立公共管理系负责教学组织工作,并于当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65人)。2003年下半年新组建公共管理学院后,原公共管理系改名为社会保障系,成立为公共管理学院下属系之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质,能在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等从事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实际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自2001年9月起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到目前为止,共招收培养学生596人,已经毕业七届。其中2001级64人,2002级 54人,2003级36人,2004级54人,2005级56人,2006级49人,2007级44人;(截至到2012年5月15日)在校本科生239人,其中2008级48人,2009级54人,2010级70人,2011级67人。

二、专业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队伍强,形成一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素质高、业务强、发展潜力大、学历层次较高的中青年教师。本专业现共有教职工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平均年龄为38岁。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包括在读博士学位5人),其余教师均已获得硕士学位。本专业所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平均年龄为37岁。形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本专业教师队伍符合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需要;(1)知识结构合理。教师的专业方向分布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支撑学科中。(2)学历层次较高。(3)年龄结构和支撑结构呈阶梯型形。目前40-50岁的教师占总人数的52%,40岁以下教师占总人数的48%。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61%。为了加强我专业与社会实践部门的联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还聘请了具有教学科研能力和资格的江苏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与省农民工办公室的3位专业领导为我专业的兼职教授,开设讲座,并承担实践性强的1-2门课程的部门教学工作,他们的实践经验弥补了纯教学研究型专职教师的不足。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针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学科领域以及相关学科领域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发表学术论文250篇,其中CSSCI检索期刊8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6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教材20余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0多项,省、部级项目41项,或省、部级以上科研及教学奖30余项,三年内支配科研合同经费合计近250万元,为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积极整合研究力量,开展协作型研究,为其学科繁荣和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专业教学资料与条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实施教学改革,推行多手段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及网络课件,本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法、货币银行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薪酬管理、保险学、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等均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的研制,所有课程全部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授课,初步形成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专业虽是个新专业,但它的支撑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移民科学与管理等都是比较成熟的学科。校图书馆及院图书资料阅览室,存有大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为我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学校图书馆中的相关图书资料有5万余册,外文资料8千余册,中文期刊100余种,外文期刊2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10个,电子图书1万余种,另外还有大量的网络电子数据库供学生查询使用。学校建有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为组织专业教学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同时我院也为本专业特有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我院资料室有专业书籍100多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四个子实验室有多媒体制作、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四个实验室。文科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社会保障相关课程具体操作有关的社会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走出校门广泛寻找适合专业特点的合作伙伴,建立产学研基地。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已经和江苏省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保险公司建立了多个校外毕业实习教学基地和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为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原标题:河海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河海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历史沿革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筹建于2000年,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到有关院校及政府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计划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课程设置研究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等教学硬件建设,等等。在办学条件基本具备后经省政府及省教委批准,于2001年上半年开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原人文学院成立公共管理系负责教学组织

南京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A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及管理学、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对象: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C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人口学、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人力资源管

南京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总体目标,秉承学院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立足我国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与社会治理改革与发展需要,依托学校经济与管理学科优势,培养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和前沿的公共管理知识,拥有先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具备良好的决策组织、沟通协调、实地调研与投资管理能力,能够胜任劳动就

南京审计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所属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学制:4年授予学位:学士学位专业特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日益显示出重要意义,我国的社会保障学是一个朝阳学科,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人才。本专业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才,注重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业务能力与人格素质的提升,注重学生创新精

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制度与实务、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计量经济学。学制学位:本科,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深造情况:攻读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升

南京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于1999年,为全国早一批。现有专业课教师10人,有博士学位9人,教授、副教授8人。设有社会保障硕士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率均为100%。毕业后可去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如伦敦政经学院、利兹大学、香港大学、台湾辅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就业去向:人社部等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业人

2022年河海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授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简章。一、招生专业和计划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2年招生人数为40人,面向省份及招生人数见下表:招生省(区、市)招生计

2022年河海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网上初试须知

一、基本要求1.测试要求报名审核通过的考生,请提前注册小艺帮APP考试系统。安装小艺帮APP为主考手机,再用另一部手机下载安装小艺帮助手APP作为辅考手机。辅考手机放置在考生斜后方,须拍摄到考生整体考试情况。主辅手机均正常工作,方可进行测试。2.环境要求考生需要在封闭安静、光线良好的房间独立进行测试,不得选择网吧、餐厅、室外或其他嘈杂的场所。除考生本人外,测

2022年河海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线上复试须知

一、复试安排1.复试缴费。进入复试的考生须于1月20日22:00前登陆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报名平台,按要求缴纳复试测试费(180元/人)。2.复试形式:线上测试。我校2022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线上复试采用小艺帮APP考试系统。3.复试时间:1月20日10:00开始,1月20日22:00前完成。考生点击[正式考试]后,需在1小时内完成所有科目视频录制并提交,页面

2022年河海大学保送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河海大学2022年继续面向全国招收保送生。为严格保送生招生管理,保证保送生招生质量,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特制定本简章。一、招生对象凡符合教育部规定的2022年具有保送资格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经所在学校推荐,均可向我校报名。二、报名办法1.提交材料申请人可登录“河海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zsw..cn)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