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介绍、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2013-10-15 11:41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刘慧玲,主任医师,副教授,湖北中医药学会委员。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现任中医系中医临床教研室主任。 
   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医理论、实践及教学,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医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中医学基础》,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妇科护理学》等教材,编著出版《肿瘤病?疑难顽症特效疗法》、《中医临证治疗丛书?内分泌疾病》等专著。在《湖北中医杂志》、《甘肃中医》、《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医药》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在长期中医临床中,对中医妇科及中医疑难病证有独到见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更年期综合症、内分泌失调有关疾病、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病等,疗效突出,是中医学专业的“双师型”学科带头人。

   中医学专业介绍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及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是以天地人一体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形成了“生物-社会-心理-环境”整体医学模式,代表着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崇尚利用天然药物潮流的形成,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健康观的改变,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越来越显现出来。中医学所具备的整体医学特征、重视大生态的“天人合一”思想、养生保健思想、个体化诊疗和应用自然药物、自然疗法等特点,不仅符合当今人类医疗保健要求,更显示着其自身价值。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中医学院与中医学校,我校中医学专业自建校之初就已设立,作为传统重点专业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我校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医疗技术,能熟练、准确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的医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校中医学专业师资力量强大、实验设施完善,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人,青年教师硕士及在读硕士8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其中大多数教师通过临床进修或长期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教学中能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先后与45家医院签订了共同培养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实习协议书。本专业的实习医院均是三甲或二甲中医院,如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医院、荆州市中医院、襄樊市中医院等,保障了中医学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要。在校期间本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等课程,相信同学们通过系统地学习,可以具有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辩证论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熟悉西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能初步运用于临床实践。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面向各级中医院、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临床医疗岗位就业。毕业后,可按国家政策规定参加全国医类执业资格考试。按教育部规定,优秀毕业生可在毕业后以各种形式升读本科、或以专科学历报读相关专业研究生。为加强就业工作,学校以讲座、培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包括就业形势、就业心态调整、自荐书、协议书的准备,面试技巧方面知识等就业指导;动员全体教职工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尽可能多的为毕业生收集和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加强和用人单位沟通与合作,研究和探索“订单教育新途径”;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听取毕业生毕业后的工作意见。近年来,多数学生毕业后工作于中医临床及相关行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有部分中医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升读本科并考上研究生;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参军报国或服务西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经验性的自然科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相继被实验科学所淘汰,而中医学却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仍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原因,这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如今,这一古老的医学正焕发出新的光彩。欢迎对中医专业有兴趣的青年学子前来就读,中医这门传统文化会因你的加入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原标题: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介绍、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介绍、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刘慧玲,主任医师,副教授,湖北中医药学会委员。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从事中医教学及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现任中医系中医临床教研室主任。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医理论、实践及教学,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医学》,第四军医大出版社《中医学基础》,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妇科护理学》等教材,编著出版《肿瘤病?疑难顽症特效疗法》、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骨伤专业介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中医骨伤是培养从事中医骨伤医疗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的专业。通俗地讲,就是主要培养骨伤科医生的专业。骨伤科医生则是诊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与疾患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地说,中医骨伤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本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素质良好、基础扎实、适应社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实

2021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

专业名称:中医学(一)专业代码:520401K(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中医医师职业群,能够从事医疗、预防、康复及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前景展望

汪洋:讲师。从事骨伤康复教学、临床、科研7年,曾在荆州中心医院临床上班一年、武汉同济医院(WHO康复合作培训中心)临床进修一年,师从郭铁授(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电诊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主编),也受到了南登?教授、黄晓琳主任、尤春景教授、陈红博士等多位大牌康复专家的点拨,参加过2009年、2010年湖北省康复医学年会、WHO培训班20周

2007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介绍、教学团队、培养目标

中药专业2007年10月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在我校创办历史悠久,不仅基础资料齐全、师资力量强实验设施设备完善,还有严谨、系统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并即将成为湖北省重点专业。中药专业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与“2+0.5+0.5”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三年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前二年以大中药专业的教学为主,全面学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

邓运想,民盟盟员,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老师,荆州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主任中药师,执业中药师,获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荆州市科技专家库成员,荆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校“512工程”第一梯队培养对象,荆州市顿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过中药专业技术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是双师型教师,承担中药专业专业课教学

2021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骨伤专业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卫生、社会工作等行业的中医骨伤师、中医推拿师、保健按摩师、康复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中医、中医骨伤、推拿按摩、康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1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

一、专业特色我校是全国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单位,采取“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与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等数家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保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备必要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及实用养生保健基本技术,能从事中医养生

2022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依法治招”的精神,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学校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介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发展前景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等领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中药人才。(二)专业基本要求1.素质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2)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