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立职校技能大赛制度 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

2009-11-23 17:58  技校网友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是分层分级举办制度
  • 二是全体师生参与制度
  • 三是行业
  • 四是大赛经费投入制度
  • 五是大赛奖励制度
  • 一是技能大赛的领导机制
  • 二是建立技能大赛专家队伍
  • 三是建立大赛科学评判机制
  • 四是加强技能大赛的宣传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日,安徽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决定,建立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

 

举办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对推动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建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要求将技能大赛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融入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转变,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面。为此,建立了五项具体制度:

 

一是分层分级举办制度。在省教育厅统筹规划下,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开展多部门合作,明确责任,分工负责,举办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落实层层竞赛要求,形成校、市、省三级大赛机制,有条件的县(区)应举办县(区)级技能大赛。在各职业院校普遍开展技能大赛的基础上,逐级选拔优秀选手参加上一级技能大赛。高职院校的优秀选手直接参加省级大赛,省级大赛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大赛。

 

二是全体师生参与制度。技能大赛覆盖每所职业院校、每个专业、每位专业教师、每位学生,努力做到“院校专业全覆盖,教师学生齐参与”。特别是将技能大赛与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将技能大赛与取得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三是行业(企业)合作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积极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共同举办技能大赛,引入企业冠名举办专项技能大赛,努力形成校企合作组织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积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引进企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支持服务技能大赛,鼓励企业为参赛选手提供集训平台,争取有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经费支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技能大赛命题、指导及评判工作。竞赛期间可安排企业现场招聘参赛选手,获奖选手可优先推荐至重要的技能岗位。

 

四是大赛经费投入制度。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每年在职业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省级技能大赛及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要求各地也在职教专项经费安排一定的数额用于本级技能大赛,各职业院校按照学生规模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校级技能竞赛,保证分级竞赛制度的落实。

 

五是大赛奖励制度。对在技能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院校、教师和学生应以一定方式予以表扬。有关部门在项目安排、评先评优等方面对院校、教师实行倾斜。对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其竞赛工种和竞赛内容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经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核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优先推荐就业。对支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表现突出的企业予以表彰,并可用企业名称冠名技能大赛,在设立技能大赛基地、推荐优秀毕业生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安徽省还要求各地各院校通过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不断提高质量。

 

为推动职业技能大赛的顺利举办和持续发展,我省还建立了四项保障机制。

 

一是技能大赛的领导机制。各级教育部门会同劳动、财政、经委等部门,组建大赛组委会,落实人员具体负责大赛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本级技能大赛。认真制定大赛规程和规则,确保技能大赛顺利、安全、有效进行。

 

二是建立技能大赛专家队伍。建立由职教专家、专业(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等参与的各级大赛专家队伍。加强对职业技能标准、行业(企业)新技术、大赛规范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大赛质量。

 

三是建立大赛科学评判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竞赛标准、规则和程序,明确命题、竞赛、评判、仲裁、监督等各个竞赛环节的要求,规范领队、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后勤服务等各类参赛人员的职责行为,保证比赛有序进行。

 

四是加强技能大赛的宣传。宣传参加技能大赛的院校、教师、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拼搏争先的业绩,宣传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支持技能大赛的事迹,宣传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关心支持技能大赛的良好氛围。

原标题:安徽建立职校技能大赛制度 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

安徽建立职校技能大赛制度 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

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近日,安徽省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决定,建立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举办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对推动职业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梅江区大力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

记者今天从梅州市梅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实施“双转移”战略,梅江区将在5月至8月举办首次职业技能大赛,旨在通过大赛,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梅州市绿色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赛从即日起接受报名。据了解,为打造培养、选拔和评价技能人才的平台,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发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梅江区结合实际制

湖南资兴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 推动跨越式发展

近日,从长沙传来喜讯,湖南郴州市高级营林技师黎广春同志获省技能人才的高荣誉―“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表彰,他是郴州市八名获奖者中唯一赴长沙领奖的首席技师,也是全省林业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技师。近年来,资兴市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制订了《高技能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由组织、人事、劳动以及工会等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每两年从能够解决生产、科研中的关键技术

湖南湘西州推动校企合作 加快技能人才培养

推动校企合作,是加快我州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发展在就业,企业发展在人才,学生发展在技能,校企合作,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平台。为此,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适用人才,为我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主体作用。我州行业、企业要将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纳入行业、企业发展总体目标,给予高度重视。行业

2022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技术技能型人才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文件要求,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一、招生对象(一)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二)在2022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江西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学生

山东泰安将针对高技能人才建立多项奖励激励制度

我市将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5年后,全市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将占技能劳动者的三成以上。针对高技能人才,我市要建立多项奖励激励制度。技能人才中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是技术工人中的核心骨干。截止到2008年

辽宁沈阳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日前,随着来自沈阳市40余家商业服务企业的100余名店长陆续走进考场,沈阳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拉开了帷幕。据了解,本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新增加的10个工种中,专为农民工增设的建筑钢筋工竞赛和新兴产业动画绘制员竞赛均为全国首创,而商业服务业店长竞赛则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国务院督促推进“双证书”制度 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文,落实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通知中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通知中的“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订各

安徽宁国造就人才队伍 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宁国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全民创业”的号召,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以“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奋力构建和谐宁国”为目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不断加大培养、管理、选拔和使用力度,着力建设好民营企业人才、党政人才、乡土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四支队伍,为宁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大力培养勇于创业的民营企业人才

2022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申请

1.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类大赛)三等奖及以上(或前10名)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2.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3.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或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符合以上条件之一,报考我院与获奖赛项相同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