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
本专业前身为原北京商学院于1980年设立的“企业管理”专业,1993年新增“国际企业管理”专业,1999年两个专业合并为“工商管理”专业;对应的研究生专业为“企业管理”,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批为独立的硕士点。本专业是原国内贸易部部级重点专业,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第二学士学位,2006年开办双语班和双学位班,2015年开始实施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双培计划”,2017年开设英语教学实验班。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操作技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和工商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性、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
传承我校优秀的商科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领导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敏锐的商业意识,服务于金融、科技与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复合性、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
为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本专业设立“全球管理英语教学实验班”,对该全英班进行独立编班并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增加公共英语的听、说等方面的课程,对专业主干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采用全英语授课。
另外,借助于学校和学院与海外一些大学所形成的合作办学渠道,本专业学生可参与我校的“2+2”、“3+1”、“3+1+1”等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10余位教师具有国外访学或进修经历。
主干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与商务统计、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组织设计、零售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等。
实践教学
科学设置综合性实践课、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和上机、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起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实验实训和创新能力四个层面的四年一贯全程实践教学体系。
就业前景
本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市场。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够从事独立创业的相关工作,或继续深造,在国内外攻读硕士、硕博连读学位。
近年来就业去向以国有企业为主,集中在金融、信息与科技等现代服务行业,部分就业单位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粮期货有限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国家环保总局、文化部机关服务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海关、北京市统计局、北京招商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处、北京平谷商务局、中国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进出口担保公司、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钢集团、中国建筑发展公司、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网公司、北京市燃气集团、中油科技局、中国建筑科技研究院、中直机关住房服务中心、联想集团、海尔集团、云南红塔集团、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奥特莱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沃尔玛、家乐福、美国强生集团中国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等。
本专业2018届毕业生考研留学率为12.91%,就业率为98.39%。
原标题: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文理兼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