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生物G20专业(本科)

2019-04-19 10:59  北京城市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G20定制班概况
  • 二、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 三、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情况及专业特色和优势
  • 1、三个定位:专业定位、课程定位、学生自身定位
  • 2、“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3、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4、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 四、培养目标
  • 五、核心课程

一、G20定制班概况

“G20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4月23日启动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意在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目前北京市已先后认定三批共50余家“G20企业”,并于北京市市教委和市科委共同支持并启动了“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城市学院是“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通过与多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合作,开设“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定制培养班”,在我校生物医药学部各专业大二的本科生中择优选拔,并组成独立班级,培养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修订,增加企业所需的课程,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共同解决企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难题。定制班的同学在校内完成三年的定制培养,随后参加G20企业组织的面试,选拔通过后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实践。实习结束后,企业将择优录用。自2011年G20定制班成立以来,已有四届300余名毕业生就业,毕业生深受企业的认可,一次就业率达100%,就业形势非常好。

二、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具发展前景和活力的学科,现代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被喻为新世纪持续成长的"钻石产业",世界各主要经济强国都把生物技术确定为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成为各国激烈竞争、势在必夺的战略制高点。生物技术知识爆炸带动了世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

据统计,华尔街生物科技股的市值在过去1年里翻了一番,高达3000多亿美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中的生物科技股票指数在过去1年半中上升了321%;美国基因治疗公司因绘出一组人类染色体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而股价飚升,在几个月内股价从5美元飞涨到179美元。可以说,生物科技时代已经来临,生物经济前途无量。

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明确将包含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药行业的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市场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医药行业的整体速度,成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国家发改委自2005年以来,先后批准了四批共计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此外,科技部自1997年起至今也确立了16个火炬计划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剔除重复及非生物医药基地,两部委确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计33个。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已有21个建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7家,占基地总数的48.57%;东北地区3家,中部地区9家,西部地区6家,比重分别为8.57%、25.71%、17.14%。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①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发展的重心,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②地域分工更加明显,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③热点区域将不断涌现。深圳、武汉、长沙快速发展,太原、厦门、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新兴热点。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1-11月,中国生物、生化制品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286,336,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93%;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0,402,68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4.10%。国家把推广生物技术、发展生物产业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预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至30000亿元。而生物制药作为生物产业重要的一环,毋庸置疑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2009年国家发改委安排新增中央投资4.42亿元,支持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的建设。此举可直接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推动生物等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北京不仅是全国生物工程和医药产品研发、检定、评审、监管和临床应用的中心,又是全国大的药品流通、消费市场,发展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6年,北京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科技北京”行动,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自2011年4月23日,启动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暨G20工程,北京生物医药企业的每一点成长进步,都推动着到2017年生物医药工业产值占北京GDP5%以上目标的实现,并向成为首都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迈进。

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生物技术人才,而目前的生物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业的人数仅为2.6万,不到美国的1/5。因此,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人才,在我国都严重不足。

三、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发展情况及专业特色和优势

生物技术专业是北京市首个与G20企业定制培养的专业(G20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G20工程”核心是“聚焦支持一批规模企业,培育一批潜力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重点企业”,使“G20”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标志,打造一批北京有规模、全国有地位、世界有声音的代表企业)。学院作为北京市G20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采取“1.5+1.5+1”培养模式为G20企业定制培养。大四到G20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已与义翘神州、金豪制药、科兴生物、民海生物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兼职教师部分来自北京市科委和G20企业老总。

生物技术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2002年,我院投资700余万元,建立了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实验中心。该中心面积1052.28平米,包括基础化学、普通生物学、机能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六个实验室及其配套的离心机室等六个辅助实验室。该中心于2009年荣获北京市示范实验中心。

以就业需要为导向,以3个专业方向为主线,以操作技能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做到“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品牌形象好、就业有出路、社会有影响”。在教学上,贯彻“少而精、拿到手”的原则,突出应用性。强化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成为单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级实用人才。是我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

具体体现在:

1、三个定位:专业定位、课程定位、学生自身定位

定准人才培养规格、定准课程开设的目的、定准创业方向。

2、“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本着使学生毕业后具备“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综合素质高”宗旨,设计,并实施了重在锻炼或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计划,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将实验教学与小学期实习(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实践体系,即基础实验→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岗位认知实习→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实习。在实验内容方面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和创新研究型实验。

3、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完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和评估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4、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要按照“专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创立多形式的专业实体,选择与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适合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实际工作特点。为此,我院与北京市科委下属的北京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简称生物中心)开展实质性合作。2011年成为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与北京市10余家G20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同时与北京市5家G20企业签订了定制培养协议,并于2011年9月开设G20定制培养班。为北京从事疫苗、现代诊断试剂和抗体药物研发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定制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与北大、清华、北医、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北方研究中心、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等十几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科研院校和企业已成为我院学生锻炼实际技能,进行专业实践,考取研究生的重要场所。

四、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符合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 (G20企业)需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产品生产、研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五、核心课程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培养技术、发酵工程等。

原标题:北京城市学院生物G20专业(本科)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G20专业(本科)

G20定制班概况“G20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4月23日启动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意在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目前北京市已先后认定三批共50余家“G20企业”,并于北京市市教委和市科委共同支持并启动了“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城市学院是“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通过与多家生物医药骨干企业合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技术专业(G20企业订制培养班)

招生层次:本科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G20定制班概况“G20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于2010年4月23日启动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意在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首都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北京城市学院是首家“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我校与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合作,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定制培养班”,按企业要求和大健康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转专业计划及申请表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学院2022年转专业计划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京联发[2017]38号)与校教务处转专业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教学容量具体实际,制定各专业转专业计划,各专业可接收转入学生人数如下表: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2022年转专业计划表学历层次专业名称可接收转入学生人数2020级2021级高中起点本科建筑环境与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相关文件部署要求,结合我校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实际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拟定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如下:一、2022年拟招生专业目录(点击此处查看拟招生专业介绍)(一)以下美术类专业承认并使用各省美术统考成绩专业名称层次学制学费(元/年)上课地点动画(日语国际课程班)本科四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工艺美术)

1.培养目标工艺美术方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漆艺、雕刻、金属工艺、陶艺等工艺美术专门人才,为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优秀的创作、教育、管理和设计人才。2.培养特色本专业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秉承着“工益求精、艺善尽美”的精神,以“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为目标定位,实行校内导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招生分专业考试方案

一、考试对象凡符合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有关文件规定的考生均可报考。新疆只招收普通类(原汉语言)考生;内蒙古只招收汉语授课考生。各专业可校考省份详见《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本科各专业与各省级艺术类统(联)考子科类对应参照表》(点击文件名可直接查看)。二、考试方式本次考试采用“小艺帮”APP线上录制视频提交的方式进

2022年北京城市学院《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是为招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本科目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本科招生计划及20-21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北京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2021年在京本科招生计划及近两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选考科目要求院(系)名称招生专业名称2021年招生计划2020年2021年最高分最低分最高分最低分不限选考科目教育学部教育学类(含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哲学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哲学2658657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励耘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1

2022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第一部分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份)教育主管部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名称:北京服装学院,学校国标代码:10012。第三条学校地址:樱花园校区位于

2022年北京印刷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教育部批准的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高校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之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国家出版印刷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北京印刷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北京印刷学院以“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为办学使命,开启中国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学校隶属北京市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