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 2022 年运动训练专业、武术 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名称: “山东体育学院”
二、学校代码: “10457”
三、办学层次: “本科”
四、办学类型: “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五、招生范围:全国
六、专业介绍:
( 一 ) 运动训练 (足球、篮球) 专业代码:040202
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学习期限为 3-8 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对足球、篮球专门人才的需求,立足山东、 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 现代健康理念和较好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以 及足球、篮球运动项目教学、训练、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自主学 习能力,能胜任足球、篮球运动和体育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 训练竞赛、管理咨询、俱乐部服务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健康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 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 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医学、教练员学、 田径、运动 技能学习与控制
( 二 ) 运动训练(其他项目)
专业代码:040202
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学习期限为 3-8 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依据国家和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 山东省、辐射全国,培养思想品德优秀,具有较好科学文化 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专项运动教学、训练、竞赛、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专项运 动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及竞赛组织能力,能够胜任基层专项 运动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具有健全人格和明显社会竞争 力的高素质体育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解剖学、运 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运动员 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技能学习、 田径、 体操、专项理论与实践。
( 三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代码:040204
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学习期限为 3-8 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良好的人文 与科学素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 化核心理念,系统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基本理论、 知识和专业技能,体现 “文武并进”的素质特色,能够从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竞赛、科研、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中医 学基础、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中国武术史、 中国武术导论、 传统体育养生学、专修理论与实践。
七、招生项目:
运动训练专业项目设: 田径、足球 (十一人制)、 篮球 (五人制、三人制 ) 、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 艺术体操、手球、垒球、棒球、 曲棍球、举重、柔道、跆拳 道、拳击、击剑、橄榄球、马术、攀岩、古典式摔跤、 自由 式摔跤、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沙滩排球 ( 二人制 )、 跳 水、赛艇、皮划艇、帆船 ( 帆板)、 体操、蹦床、现代五 项、铁人三项、 自行车、射击、射箭、短道速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项目设:武术套路、武术 散打、 中国式摔跤。
八、招生计划:
运动训练专业 (足球、篮球) 400 人;
运动训练专业 (其他项目) 450 人;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100 人。
注: 以上计划为拟定计划 (含保送生计划),正式计划以 上级部门下达为准。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九、报考条件及要求:
( 一 ) 符合 202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以下简称 普通高考) 报名条件,并参加了户口所在地省级招办统一组 织的普通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
( 二 ) 具备招生项目之国家二级运动员 (含) 以上技术 等级资格。考生运动等级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及“体 教联盟 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 的数据信息为准。2022 年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 冬季项目为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夏季项目为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10 日。
( 注:手球、垒球、棒球、 曲棍球、举重、柔道、跆拳道、 拳击、击剑、橄榄球、攀岩、古典式摔跤、 自由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限具备一级 (含) 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全国运动员报考;沙滩排球 ( 二人制 ) 、跳水、 赛艇、皮划艇、帆船 (帆板) 、体操、蹦床、现代五项、铁人三项、 自行车、射击、射箭、短道速滑项目限具备一级运动员 (含) 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山东省专业队现役队员报考。)
十、报名办法
( 一 ) 网上注册、报名时间:
1. 冬季项目:
注册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0 日 12:00; 报名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22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12:00。
2. 其他项目:
注册时间为 2022 年 2 月 7 日至 2022 年 3 月 7 日 12:00; 报名时间为 2022 年 3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10 日 12:00。
( 二 ) 报名方式:
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统一在 “中国运动文化 教育网” ( www.***) 或 “体教联盟 APP”中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 统” ( 以下简称 “体育单招系统”) 进行注册 (验证考生报 名资格) 并报名。
十一、考试:
( 一 ) 文化考试
1.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每科满分为150 分, 四科满分为 600 分
2. 考试时间:2022 年 4 月 16、17 日
时间 | 上 午 | 下 午 |
9:00-10:30 | 14:00-15:30 | |
4 月 16 日 | 语 文 | 数 学 |
4 月 17 日 | 政 治 | 英 语 |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和印制试卷;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试卷接收和文化考试组织实施,并通过机要方式将考后试卷发送指定的教育考试机构统一评阅。所有考生必须参 加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文化考试。
( 二 ) 体育专项考试:
1. 考试科目: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考生如具备所报考项目的多个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报名时需填报所有符 合报名要求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本章程所列招生项目不 得跨项报名。
2. 考试安排:考生根据所报考项目参加相应项目的统一考试,各项目具体考试安排可登陆“体育单招系统”查看。
3. 我校组考项目具体考试安排及要求,将于考试前在我校 “招生信息网”公布,请考生注意查看,以免影响参加考试。
十二、录取原则:
1. 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 180 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
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 40 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
2. 对持有一级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 30 分录取;对持有运动健将等级证书的考生,可在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 50 分录取。
3. 在达到我校文化和体育专项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 (折合百分制后) 和体育专项成绩 3:7 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具 体公式:综合分= (文化成绩/6) 30%+体育专项成绩 70%。综 合分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采用四舍五入计数保留法。
4. 我校根据本校生源情况和专业需求分项目制定招生 计划,录取控制线上的考生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我校 依据梯次顺序,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一志愿未完成招 生计划再录取第二志愿。
5. 考生若已报名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志愿并被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 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十三、信息公开
1. 考生报名资格及录取结果等信息以 “体育单招系统” 审批为准。
2. 体育专项考试成绩由考生当场签字确认,如对考试 成绩有质疑,务必于考试现场提出申诉,离开考试现场后视 为无异议。
3. 我校招生章程、录取结果及各项目录取分数线将在 我校 “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考生如对我校公示信息有疑 问,可在公示期内向我校纪检部门举报,举报电话: 0531-89655266。
十四、学费标准:
学费采用学分制收费,即年度学费总额=专业注册学费+ 学分学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注册学费 6500 元/生/年,每学分 100 元(新生第一学年按照 40 学分预收学分学费,学年末统一计算,多退少补)。具体新生学费 金额标准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以后学年按专业注册费+学生所选课程的分值结算学费。
十五、保送录取运动员
申请保送生入学的运动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 年高校保送录取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 知》 (体科字【2021】208 号 ) 要求办理,具体办法请详见我校招生主页。
通讯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世纪大道 10600 号 山东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50102
招生办电话:0531-89655029
学校网址:http://www.***.cn
电子邮件:zs@***.cn
原标题:2022年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