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3-02-16 15:47  北京民族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就业及深造前景
  • (三)培养特色
  • (四)教学科研力量与学生深造条件
  • 1.管理学院汇聚大量海内外优秀教师,拥有..
  • 2.授课教师广泛采用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
  • 3.学院建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配备..
  • (五)招生与学制

(一)培养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掌握管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及技术,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框架,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初步的科研训练,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社会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就业及深造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与选拨、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制度设计、劳动关系处理等专业工作,也可以选择保研、考研、出国留学深造,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三)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取“大类培养+专业学习”两阶段培养模式,强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培育。

第一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研究方法等,目的在于拓宽学生通识性知识,拓展学生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提升学生管理知识获取能力、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养、专业素养。

第二阶段(第四学期至第八学期),系统学习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实践训练,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各个业务模块课,如职位分析与评估、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双语)、领导科学与艺术、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方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模块二课程培养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能力,如团队建设与执行力、管理沟通、电子商务等;模块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素养课,包括计量经济学、管理统计学、公文及论文写作等,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理论前沿以及发展动态,具备发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能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解决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四)教学科研力量与学生深造条件

   1. 管理学院汇聚大量海内外优秀教师,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都具有名校博士学位或海外著名大学交流经历。人力资源管理系还经常聘请知名科学家、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参与教学和指导、开设讲座。

2. 授课教师广泛采用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质为主的教学方式,如研讨式教学、问题导向与解决式教学、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组织讨论和主持会议、口头报告与演讲等,将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还设置了中英双语专业课程,引进了目前先进的幕课(MOOC)授课模式,与国际教育接轨。

3. 学院建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案例教学软件,接入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络。教师普遍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学院图书资料室拥有数量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图书、刊物、音像资料和数字化资源,并配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计算机。学院还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密切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基地。这些都为师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条件支撑。

(五)招生与学制

本专业文理兼招,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原标题:2022年北京民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2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高职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高职升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应届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二、考试科目《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三、适用专业本课程考试适用于报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生。四、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学习上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五、考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027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电话:58801013联系人: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学习方式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备注014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5 020100理论经济学18接收推免生13人左右  01理论经济全日制1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

2021年北京语言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代码:120206)高中起点本科(简称:高起本)学年学分制(150学分),学制5年,学习期限短为5年,长7年。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学年学分制(80学分),学制2.5年,学习期限短为2.5年,长5年。1.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和能力提升为核心,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专业知

2021年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学历:本科学制:四年学位:管理学学士(一)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为实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自身发展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不断选择培养、保留和使用人才等活动的总称。(二)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以社会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为研究对象,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

2021年首钢技师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外部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人事业务代理、职业介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专业特色本专业着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形成多

2021年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一)专业特色与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与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新道科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双结合模式(教师和企业导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完善,建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教学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仿真综合实训室”等;实施双证书教育,学生

2021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针、政策与法规,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技能和工具,拥有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等能力的,具备国际化视野、战略性眼光、互联网思维,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特色针对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

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22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为深化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选拔具有良好学术基础和学术创新潜质、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22年实行“申请-考核”制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申请条件申请人应符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学术学位)

初试各科成绩及总分均达到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不含专项计划考生)具有复试资格。我校不再寄发书面复试通知,请考生严格按照报考院(系)的要求参加复试,未按要求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学校不再组织第二次复试。院(系)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政治/综合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  分014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020100理论经济学所有方向经济与资源管理研

2020年北京吉利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学费:26800元/年本科四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数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能力、实务化能力和数字化能力,能胜任在数字化运营环境下,以数据为分析为基础,科学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效能,辅助企业进行战略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