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N个理由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强调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技术的全面训练,注重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计算机应用研究的科研项目为支撑,科研反哺教学,形成了集科研、实践、竞赛及创新实践环节为一体的实践平台。近年来共有学生170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机器人竞赛团队共获全国一等奖42项。国家级一流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普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满足IT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软硬件核心知识与相关应用开发技能,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的通信流程与协议机制以及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和主流语言,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管理、配置
推荐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N个理由:教学资源丰富!拥有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5个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的相关平台。拥有大型科研仪器18台套,大型专业软件4套,各类标本1万余件,设备总值3800余万元。建有地质类相关专业的3个实习基地,并与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等多家相关企业建立了联系,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一流专业)(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具有抽象思维和计算思维,掌握数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软件设计思想、大数据及智能科学技术方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和和工程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应用和开发能力、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能力、系统设计创新能力,解决计算机及其交叉领域复
推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N个理由理由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依托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科研教学优势资源,拥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理由二: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能力、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不同的发展需要。理由三: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不知不觉已渗透
推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N个理由有着悠久的历史!校内1999年创设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遍布全国各地,从事教育、科技、信息计算、金融等相关工作。本科生就业率超90%,读研率超过23%。师资力量雄厚!本专业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5名,获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青年科技新星各1名,校青年骨干教师3名,对本科生进行全过程、高质量的悉心指导,培养信息领域具
推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N个理由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2005年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7年以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依托,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测井重点实验室-油藏光纤动态监测研究室”和“陕西省油气井测控与监测重点实验室”,2008年成立了“陕西省油气资源光纤探测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获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
(一)推荐理由: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至56.8%,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在碳中和时代,新能源将进一步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加强。地热资源储量巨大,既可利用高温地热资源也可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是发展势头迅猛的清洁能源。(二)培养目标:坚持“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及新能源产业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按计算机类招生]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陕西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陕西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深入了解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跟
(一)专业概况长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8年,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陕西省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本专业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5人,讲师20人,形成了由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组成的高水平教学与研究团队。本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