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1-07-03 11:14  天津中医药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
  • (二)专业优势
  • (三)培养模式
  • (四)主要课程
  • (五)学制学位
  • (六)就业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为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自2019年起,实施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按公共管理类招生。第1—2学期,培养方案一致,学习公共课及基础课。第2学期末,在学生分化志愿的基础上,参考前2个学期的学分绩点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分化。从第3学期起,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一)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事业发展需求,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 专业优势:

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用型专业。

(三) 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主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能够胜任各级各类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身心素质都得到提高。

采用“1+3”培养模式,第1年在管理学院进行公共管理大类通识教育,学习专业基础课。后3年通过专业分化,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同时依托管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医疗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基础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保险学、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统计、劳工关系等。

(五) 学制学位:学制4年。在修业年限内,合格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到各类各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医院,从事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障领域相关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原标题: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为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自2019年起,实施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按公共管理类招生。第1—2学期,培养方案一致,学习公共课及基础课。第2学期末,在学生分化志愿的基础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

2022年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招生

一、院系介绍智能制造系被评为“教育部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生实习采取“师带徒”模式,每年举行拜师仪式,产教结合、寓教于产,教学环境模拟企业环境,学生沉浸企业氛围,采用师徒制让学生掌握更扎实、更实用的技术。系部教师均具有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奖项。多名教师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

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主要学习相关专业及医学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医疗与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医疗保障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社会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人口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工关系、卫生法学、行政学与行政法、中医药学概论

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学校康复、推拿等大健康相关学科资源优势,突出“体医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医养生康复知识与技能,具有体育健身指导、体质健康评估、运动处方制定以及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专业优势:2017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

2019年天津天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于2010年,已经有5届毕业生共280人,截至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校学生有266人。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基金运作管理、社保政策法规解读、劳动关系管理、社会调查与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

2020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与管理能力,既能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与管理工作,又能从事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险经办、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及社区社会工作与服务等具体实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

2021年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招生信息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隶属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天津市技师工作(流动)站,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工业与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研联盟”批准的“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管理站”和“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技术支持单位”资格,工

2022年天津体育学院附属中专部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一部分。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21]222号)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简章。一、学校简介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学校代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