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2021-06-14 18:10  河北科技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传入中国,随后社会工作也传入中国
  • (一)以“达善”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和“知行..
  • 1、知行合一
  • (1)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融合一体
  • (2)课堂学习与社团实践融合一体
  • 2、内外融合
  • (1)教学场所内外融合
  • (2)教学师资内外融合
  • (二)社会发展与个体特性相结合的培养方向
  • 1、社会发展研究者
  • 2、社会治理参与者
  • 3、社会组织服务者
  • (三)学生毕业就业去向
  • 1、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 2、通过继续深造,攻读社会学、社会工作、..
  • 3、通过直接就业,进入基金会、福利机构、..
  • 4、通过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向政府、法律机..

社会工作专业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类专业主干学科之一,自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8年,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专业介绍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主要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化职业活动。

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传入中国,随后社会工作也传入中国。至1949年,我国设立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行政等专业的院校有数十所。1952年,我国开展高等学校院系和专业调整,社会学学科和专业被取消。1978年改革后,我国社会学学科开始了恢复、重建的历程,社会学类专业逐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也在1985年恢复并在此后不断发展。

2006年10月,中共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11年11月,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党中央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建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目前,我国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有三百多所,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有一百五十余所并不断增加。

教学资源优势

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十余名,其中:副教授及以上人员占比40%;博士教师占比60%;中青年教师占比80%;另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教师,占比达40%;拥有相关专业技能水平国家认证资质的“双师型”教师占比40%。

社会工作专业专任教师拥有河北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孵化基地特聘专家3名,河北省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6名,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各委员会专家委员5名,市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理事以上人员多名。

丰富的课程安排

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丰富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专业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学导论、管理学概论、心理学导论、社会工作导论、文化人类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概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犯罪社会学、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

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括:SPSS统计方法、社会工作实务、社会调查、认知实习、义工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系列社工技能工作坊等。

学生培养目标和模式、培养方向和毕业就业去向

(一)以“达善”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和“知行合一、内外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

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以“达善”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达”即“通达社会”,培养学生认知社会、分析社会,把握趋势、创新社会之素养;“善”即“善治家国”,培养学生运用规律,整合组织、融合群体,协同共进之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自招生以来持续打造“知行合一、内外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

1、知行合一

(1)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融合一体

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整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专业理论课程与操作技能课程,让培养对象在理论的浸染中发展专业操作技能,开设个案工作实验室、小组工作实验等专业课程,定期组织系列“牧星社工实践技能工作坊”,力求理论素养与操作技能双增长。2018年9月,全体同学以专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第九届河北省残疾人运动会大会志愿服务活动,以专业服务奉献社会,得到大会组委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课堂学习与社团实践融合一体

在进行课堂学习同时,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积极推进专业学生参加本专业常设型专业学生实践组织——牧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简称“牧星社工”)。在2021年河北省新冠疫情战“疫”中,牧星社工“云上星星战队”充分动员、积极工作,在学院党委和专业教学团队及志愿团队的支持下,运用“互联网+社工服务”方式,为积极战“疫”的河北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河北科技大学的师生员工提供抗疫支持,战“疫”事迹被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公众号等广泛报道,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社会群众的广泛认可。

2、内外融合

(1)教学场所内外融合。专业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河北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孵化基地”、石家庄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石家庄市救助管理站)和多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基地”,让教学活动走出校园、走进实务一线,让专业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历练。

(2)教学师资内外融合。在教学师资的安排上,除严格按专业要求对专任教师进行考核和培训外,本专业积极从社会工作实务一线的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中择取专家进行专业拓展教育。积极从河北省民政厅、石家庄市民政局等专业管理部门,从团省委、省妇联等人民团体,从河北省社会工作促进会、石家庄市社会工作协会、优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行业协会和社会服务组织中邀请专业理论深厚、专业经验丰富的主管领导和业务精英担任共同培养导师,进行前沿政策介绍、实务操作、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讲座、技能工作坊等教育活动和实践环节指导活动。

(二)社会发展与个体特性相结合的培养方向

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阶段)主要培养三大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建设者。

1、社会发展研究者

此方向的培养对象着眼于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关注,在本阶段学习结束时,通过国内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出国深造等方式,继续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或行业更高层次发展规划的方向与措施。

2、社会治理参与者

此方向的培养对象着眼于社会治理活动的直接参与,在本阶段学习结束时,通过国家招考录用方式进入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社会治理领域,用所学专业知识参与新时期国家治理活动。

3、社会组织服务者

此方向的培养对象着眼于社会服务活动的专业提供,在本阶段学习结束时,通过进入基金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直接为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通过教授扎实的服务理论和服务技能,着力培养新型社会组织的创立者、管理者和督导者,努力让成长对象具备完善的专业服务技能和专业管理、督导才能,成为优秀的服务型专家和管理者。

(三)学生毕业就业去向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通过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基本理论,接受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训练,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进一步发展。

1、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

2、通过继续深造,攻读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

3、通过直接就业,进入基金会、福利机构、社工机构、社会组织等提供综合社会工作服务;进入医院、学校、养老中心、司法部门、企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专门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

4、通过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向政府、法律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购买专业服务项目,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

热忱欢迎各校考生报考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师生期待你的加入!

原标题: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学类专业主干学科之一,自2004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8年,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专业介绍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主要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

2020年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企业、基层政府和社区等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社会政策研究、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去向:民政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基层社区、教育系统(学校社工)、医

河北科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团体、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企业、基层政府和社区等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社会政策研究、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去向:民政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基层社区、教育系统(学校社工)、医院(医务社工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自1977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是河北科技大学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2020年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根据河北科技大学建设地方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工业自动化控制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旨在立足河北、服务地方经济、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自动化复合型人才。专业加强支撑平台和实验室的建设,现有2个省级教学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河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始于1993年开设的国际企业管理专科,1996年招收国际企业管理本科生,1998年经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调整为“工商管理”专业,是河北省较早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点,现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和MPA授予权。本专业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强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一)专业历史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于2004年,为本科类第一批次招生,2006年获得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土木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新增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学科点,2019年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授权点调整为土木水利专业类别,同时土木工程学科被列为河北科技大学高原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计划。2019年面向国家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一)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新兴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和现代管理理念,具备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商务运营综合技能,能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等从事运营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一)专业历史外国语学院英语类专业肇始于1998年开设的本科英语专业,2003年被评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9年分设英语教育、翻译和商务英语3个方向,2014年独立开设翻译专业,2017年独立开设商务英语专业。2019年翻译专业成功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类专业设置齐全,囊括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英语、翻译两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一)培养目标物流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道德修养、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物流工程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能在各类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从事现代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系

2021年河北科技大学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专业历史英语类专业肇始于1998年开设的本科英语专业,2003年被评为“河北省名校热门专业”,2009年分设英语教育、翻译和商务英语3个培养方向,2014年独立开设翻译专业,2017年独立开设商务英语专业。2019年翻译专业成功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类专业设置齐全,囊括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英语、翻译两个英语类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