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特色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立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目标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修业年限:四年(二)培养层次:本科(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四)人才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持续的学习力,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及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特色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有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目标本专业旨
劳动与社会保障(仲裁与监察)(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劳动社会保障行业一线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具有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劳动社会保险业务办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服务等职业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争议处理及人力资源服务人才。(二)核心课程: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事务,劳动关系,社保业务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
1984年,该院劳动经济学专业开始招生,1986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险硕士点,1994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博士点,1996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1998年全国首家设立社会保障硕士点,2003年设立社会保障博士点,并与应用经济学专业共享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与发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简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隶属管理学门类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研究基于人身风险的社会保障及员工福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答:①咨询电话:、、、。②在线咨询:搜索微信小程序“劳职招立方”通过一站式招考平台在线咨询,或通过学院官网www.、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cnbvclss、招生微信公众号laozhizhaosheng进行在线咨询。③微信咨询:搜索手机号加关注,可进行微信一对一咨询。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1)专业特色本专业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底蕴深厚。2010年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并通过首批验收,2017年通过自动化专业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专业注重科教与产教融合,拥有从工程基础到专业级国家级实践平台,依托“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轨道交通控制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22年继续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200,招生方向为:01社会工作与管理、02社会政策。具体招生计划请考生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修业年限:四年(二)培养层次:本科(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四)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较高社会工作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