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专业

2020-11-17 09:37  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培养目标
  • 2.主干课程
  • 3.育才服务

专业特色与优势:中医康复学专业是随着浙江省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和医疗市场的需求相匹配的新兴专业。本专业是在我校已有的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创建。针灸推拿学专业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三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我校是教育部批准早设立康复治疗学专业的院校之一,并于2005年获得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点。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2016年立项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本专业依托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康复学),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科)为平台,采用学校、附属医院联合办学,构建“医教一体”的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中医康复人才。

办学条件与资源:本专业依托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主要临床教学基地-浙江省中山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浙江省中、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和浙江省针灸推拿国际培训中心,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康复临床综合技能培训基地设在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占地面积2.980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拥有价值6000多万的浙江省内一流的康复诊疗设备。此外,拥有包括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省内知名康复医学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够保障学生校内实训、临床见习实习优质高效地开展,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负责人为高祥福教授,拥有高级职称专家40余人,其中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

教学与服务:

1.培养目标:中医康复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康复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康复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与创新能力;同时具有较为系统的康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岗位胜任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从事中医及中医康复临床诊疗、预防、保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中医康复实用型人才。

2.主干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针灸学、推拿学。

3.育才服务:中医康复学专业实行“康复技能实验室-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床边教学-后期临床教学基地”的“早实践,早临床”专业技能实训以及“康复临床思维能力训练”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学生医学基础扎实,临床思维清晰,实践动手能力强,中西医康复知识体系完整。学校尊重学生个人志向和学习兴趣,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提供每年2次转专业机会及选课程、选进程、选层次、选老师的课程修习方式,设立国外交流机制,遴选优秀学生出国交流。

主要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适合在省级医院、各地市级医院、专科医院、基层社区医疗单位及保健机构等工作。

联系电话:0571-86613661

原标题: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专业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中医康复学专业是随着浙江省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和医疗市场的需求相匹配的新兴专业。本专业是在我校已有的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创建。针灸推拿学专业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优势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三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全国早开设的听力学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依托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技术等省一流学科,以及临床医学博士点、听力学硕士点,取得了“十一五”国家特色专业、“十二五”浙江省优势专业、“十三五”浙江省特色专业的建设成效,2019年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曾2次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并逐渐形成了“建立本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康复治疗学专业筹建于2002年,为浙江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我校是全国中医院校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院校,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康复治疗学专业依托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康复学),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康复科)为平台,2005年获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内培养不同层次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我校从1989年开设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专科,1990年开设本科,1999年开始应教育部规定从中医学专业中设置中医骨伤科学方向,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本科专业招生。本专业以“秉承传统,融合现代,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骨伤科临床人才”为专业办学特色,30多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中医骨伤科人才。本专业是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

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

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深化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护理学专业创建于1997年,我校是浙江省属高校中早开设护理本科专业教育的高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和省高校重点学科,2006年起先后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开始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助产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我校于2014年作为全国培养助产本科人才的八所试点高校之一并在护理学专业下设置助产方向。2016年获批新增助产学本科专业,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助产学本科招生的四所院校之本专业办学依托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省高校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所在学科为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设立了护理学助产培养方向。2019年助产学

202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儿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与优势:儿科学是硕士学位授予点,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儿科优势病种及儿童保健的诊疗优势及特色,培养专业思想稳固、专业知识及技能扎实、掌握一定中西医结合技能的儿科学本科人才,在未来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等六部委和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分别下发了《关于印发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给儿科学的发展提供

201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中医学专业定向招生简介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3年中医学专业定向招生简介院校浙江省代码:0116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卫生人才资源双下沉”工作要求,科学规划优质人力资源下沉基层,加大基层卫生人才配备力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发改委、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保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13年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13〕143号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