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20-12-15 09:28  湘潭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 二、专业简介
  • 三、学制与学位
  • 四、培养目标
  • 五、毕业要求
  • 1.工程知识
  • 2.问题分析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4.研究
  • 5.使用现代工具
  • 6.工程与社会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8.职业规范
  • 9.个人和团队
  • 10.沟通
  • 11.项目管理
  • 12.终身学习
  • 六、主干学科
  • 七、专业核心课程
  •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 1.本专业学生须修176学分方可毕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二、专业简介

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于2007年,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及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本专业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致力于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动力机械原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兼顾装备制造和过程控制,着力提高热力设备与热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毕业生可在电厂、汽车制造、发动机、制冷与空调,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动力装置的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业部门就业。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着力培养具备能源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能源电力、动力机械、制冷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设备研发、设计制造、智能控制、能源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电力、动力、制冷、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与环保等领域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须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成为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与工程师。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解决现代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能源系统、热力设备、工艺流程或控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阐述现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互联网技术、先进测试技术和工程软件实现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动力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与检测、过程控制、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等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六、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七、专业核心课程

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锅炉原理、工程燃烧学、热工自动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现代工程图学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1.本专业学生须修176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47学分,选修29学分(含自主发展课程15学分)。

2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原标题:2020年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2020年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代码与名称专业代码:080501;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简介湘潭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于2007年,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及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本专业以热流体科学为基础,致力于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动力机械原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兼顾装备制造和过程控制,着力提高热力设备

2022年湘潭铁路工程学校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技工学校(湘潭铁路工程学校)是湖南省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创建于1954年,其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二师军官教导队,1984年铁道兵军转工后创办技工学校,2001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湘潭铁路工程学校。学校坐落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占地174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别致有序、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荣获“全国造林

2020年湘潭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该专业是国务院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特别新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全国仅18所学校获批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强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基础以及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兼具理科基础和工

2022年湖南省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招生简章

一、学院简介学校代码:030202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举办,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湘潭市办学最早的公办中职学校。学校办学成效显著。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湖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湘潭市首届十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师资

2022年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湘潭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46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6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9人(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第一条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

2022年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公告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为方便大家进行硕士生报考,现将我校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湘潭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4302)只接受本校(包括兴湘学院)应届生、在本校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考生报考,以及报考我校专业为美术(135107)、艺术设计(135108)且户籍在湖南省的考生报考。二、考生报名时须符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

2022年湘潭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单独招生考试注意事项及疫情防控要求

一、单招考试注意事项1、请考生密切关注报考学校官网或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了解打印准考证时间和考试时间,准考证上有考试地点及安排。所有消息以学校招生信息网公布为准。2.考试地点:学校根据14位或10位考生号来确定考试所在市州。如考生号是14位(),则市州代码自左边数起第5位和第6位,考试地点:岳阳;如考生号是10位(),则市州代码自左边数起第1位和第2位,01

2020年湘潭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对塑料、橡胶、化纤、涂料、粘合剂、油漆、建筑材料等高分子产品进行研制、开发、性能研究及对高分子材料进行加工与利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合从事石油、化工、轻工、电子、军工、塑胶、化纤、涂料、建材、海关等部门工作,也适应高等院校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2020年湘潭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管理知识,具有从事化工过程的模拟优化、研究与开发、生产装置的设计与放化工及相关行业产品生产的控制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求实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

2020年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基础宽厚、适应面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新材料开发研究人才。学生具有良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和科学技术素质,掌握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具备材料的研究、测试和开发能力。毕业生适合从事材料科学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以及各种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制备、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等领域的研发及相关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材料、交通、化工、电子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