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创于1972年,其前身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是我国早设立的半导体类专业之一,2000年更名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主动适应新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普通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满足IT行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软硬件核心知识与相关应用开发技能,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网络的通信流程与协议机制以及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一般方法和主流语言,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管理、配置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80702H)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陕西省电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军民两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西安市电力电子器件与高效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电子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平台,学院还配有集群工作站、高性能嵌入式开发平台、半导体特性分析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10年入选陕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目前是陕西省名牌专业之一,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年入选省属高校追赶超越“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8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硕连读生,同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习形式:学制:5年】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能在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固体电子与物理电子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的人才。2、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基础、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微机原理、高频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日制本科工学专业,其源自2001年11月正式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13年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其掌握光学、电子、机械、测量、计算机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从事光电仪器设计、光电系统分析、激光技术应用能力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运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半导体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核心,被誉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我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微电子学专业,于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并正式招生,2013年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专业以微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为专业特色,突出以学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本专业依照新工科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思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风能转换原理、太阳能发电原理,风电场规划、风电厂动力设备及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从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厂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现有专业教师34人,其中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本专业依托市政工程博士二级学科,结合水利和土木行业背景,在污水的深度处理与雨洪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已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程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业水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