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2020-11-02 11:35  武汉工程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 2.培养目标
  • 3.培养要求
  • (1)知识
  • (2)能力
  • (3)素质
  • 4.专业特色
  • 5.核心课程
  • 6.交流合作
  • 7.学生活动
  • 8.解读专业
  • 9.毕业概况

1. 专业名称、学制、学位

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结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基本化工过程,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市场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在石油、煤化工、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3. 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对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化工用能评价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能源化工过程与设备、新能源开发以及节能减排等专业知识;了解能源化学工程发展的新动态。

(2)能力: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文献查阅与检索能力,以及一定的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熟悉国家关于能源高效利用、加工、转化、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具有对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3)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4.专业特色

妥善解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首批专业之一,在能源化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设立旨在为国家培养能源和环境建设方面急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近年来,本专业获多项省部及国家级奖项,包括: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高校)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奖(本科)二等奖2项及一等奖1项等,本专业在2016-2017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排名中名列前十。

5.核心课程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石油加工工程、能源化工导论、能源转化催化原理、清洁能源技术。

6.交流合作

本专业具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包括:武汉石化、荆门石化、长岭炼化、岳阳石化等,同时本专业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公司合作办学;同时,学院与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能源化工学科交流学习平台。

7.学生活动

学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为平台,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等各种实践创新与竞赛活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院开展“学霸近距离”“榜样的故事”等线上专栏聚焦典型人物,每年举办“工大青年说、“四进四信”、“英雄颂”、“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倡导活力三走运动,学院学子在运动会、“冬季长跑”、“五大杯”赛事中荣获佳绩,学院学子多次在省运会、校运会上斩获冠军。

8.解读专业

能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掌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综合利用,普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实现能源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是国家战略性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以"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为特色,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毕业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传统和新能源加工等领域的广泛需求。

9.毕业概况

毕业生工作领域包括:煤化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石油加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天然气行业、城市燃气、分析检测、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深造。2017届学生考研率达35%,研究生录取学校包括: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世界排名前100)、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


原标题: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2.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结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基本化工过程,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市场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能够在石油、煤化工、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

武汉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主要研究能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能源转化、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培养掌握化学、化工和热工基础理论,熟悉能源动力水质工程、电力化学、生物质能、氢能、化学电源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科学素养、扎实基础、宽广知识、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规划设计、技术监督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

武汉工程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所属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费标准:5850专业特色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专业名称:能源化学工程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2.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能源结构、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基本化工过程,具备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市场认知能力,具

2022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一、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简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现设有应用化学、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及环境工程技术专科专业。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均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还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和湖北省“3+2”联合培养试点项目

2022年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招生专业

(一)生物工程(高新生物产业、生物医药方向)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基本专业知识,掌握生物制药生产技术,能从事新型生物药物产品(如:疫苗、激素、干扰素、药用酶制剂、单克隆抗体等)和药物制剂开发、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以及安全生产的应用型人才。2.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基因工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发酵工程、生物制药、药理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

材料类(材料化学)专业名称:材料化学1.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2、培养目标材料化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化学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验技能,系统掌握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测试及应用等技能,能在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石油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高层次应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1.专业名称、学制、学位2.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3.学制:四年4.学位:工学学士5.培养目标立足湖北,面向中南,辐射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大化工行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建设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一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涂料方向)

化学工程与工艺(涂料方向)1.学制:四年2.学位:工学学士3.培养目标立足湖北,面向中南,辐射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精细化工行业与涂料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具有一定的对精细化工、涂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

2020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

应用化学(本科,理工,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测试、化学产品合成、资源开发等相关学科的实践能力,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加强了化学与生态环境、材料科学和药学等多学科领域的

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化学专业(辅修英语)

材料化学(辅修英语)1.专业名称:材料化学(辅修英语)2.学制:四年3.学位:工学学士4.培养目标:通过“材料化学+英语”双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素质、强外语、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培养以英语为基础,材料化学为发展方向,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水平,扎实而宽厚的材料化学专业知识,较强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较好的国际学术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