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0-10-26 16:54  首都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制本科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是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型管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熟悉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能够在政府机关和各类企事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开设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保险学、会计学、统计学、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务员制度、财务管理、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员工福利管理等。

专业特色:在充分发挥专业对口性强、学生就业率高的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管理三大学科群,充分利用北京的区域优势和资源,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和实践类课程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深入社保基层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报考校内外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及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成绩优秀者可直接保送读研;也可选择出国留学。就业可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外企业的人事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如人员招聘、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管理等)。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有:国家安全局、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道办事处、地税局、北京同仁医院、海淀教委、中国五矿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中国太平人寿保险、海南航空公司、北京外企服务集团、申银万国证券以及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等。

原标题: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0年首都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是适应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与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需要而设立的应用型管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熟悉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能够在政府机关和各类企事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核心课程:开

2021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修业年限:四年(二)培养层次:本科(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四)人才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持续的学习力,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及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021年北京交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特色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立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升本)

培养目标及专业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和社会保障实务技能,能在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和社会保障实践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主干课程名称:当代中国经济、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概论、会计学、财政学、人员招聘与测评、社会保险学、社会救济与社会福

2021年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自主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仲裁与监察)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仲裁与监察)(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劳动社会保障行业一线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具有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劳动社会保险业务办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服务等职业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争议处理及人力资源服务人才。(二)核心课程: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事务,劳动关系,社保业务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

201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素质与能力,能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基层社区等,从事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及社会保障管理、操作及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

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特色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有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目标本专业旨

2022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1、学校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2个,专业学位类别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984年,该院劳动经济学专业开始招生,1986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险硕士点,1994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博士点,1996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1998年全国首家设立社会保障硕士点,2003年设立社会保障博士点,并与应用经济学专业共享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与发

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简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隶属管理学门类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研究基于人身风险的社会保障及员工福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