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2019-07-18 17:28  暨南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第一部分 考试性质
  • 第二部分 考查内容
  • 一、流行病学
  • (一) 绪论
  • 1. 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 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 3.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 4. 流行病学的应用。
  • 5.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 6.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 (二)疾病的分布
  • 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 2.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流行、暴发。
  • 3.疾病分布的形式。
  • (三)描述性研究
  • 1.现况研究概念、应用、类型、实施、偏倚。
  • 2.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 3.生态学研究。
  • (四)队列研究
  • 1.定义、基本原理、目的、固定队列、动态人群、类型及适用条件。
  • 2.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
  • 3.偏倚及其控制。
  • 4.优缺点。
  • (五)病例对照研究
  • 1.定义与基本原理。
  • 2.类型与实施。
  • 3.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 4.偏倚及其控制。
  • 5.优缺点。
  •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 1.定义、基本原则、类型。
  • 2.研究设计与实施、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优缺点。
  • (七)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 1.定义、筛检的分类、筛检的目的、筛检实验和诊断实验的区别、筛检实施原则。
  • 2.评价试验的原理、真实性、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 3.偏倚 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
  • (八)偏倚及其控制
  • 1.常见的三类偏倚及控制。
  • ⑴选择偏倚的定义、类型。
  • ⑵信息偏倚的定义、类型。
  • ⑶混杂偏倚的定义、判定原则。
  •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
  • 1.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
  • 2.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Mill准则及应用。
  •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因果关联。
  •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 (十)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 1.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 2.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 3.疾病的三级预防定义及实施、双向策略定义。
  • 4.疾病监测。
  • 1.传染病和传染流行病学的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
  •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 3.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 4.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 1.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2.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 3.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 二、卫生统计学
  • (一)认识数据
  • 1.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2.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 3.相对数(频率、强度和比)及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动态数列常用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标准化率的概念与计算。
  • (二)概率与推断基础
  • 1.三个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概念、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 2.均数及频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标准误的计算、总体均数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正态近似法计算总体概率的95%和99%置信区间及适用条件、标准差与均数标准误的区别。
  • 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 (三)常用推断方法
  • 1. 不同设计类型的t 检验。
  • 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变异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 3.χ2 检验及其应用条件。
  • 4.不同设计类型的秩和检验的实施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 5.散点图与线性关系、Pearson积差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的应用条件,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假设检验。
  • 6.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与回归有关的基本概念、回归系数检验的意义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 (四)统计设计与卫生统计常用指标
  • 1.调查设计:常用的调查与抽样方法、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等。
  • 2.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几种常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 三、卫生学
  • (一)人类和环境
  • 1. 环境及其基本构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2. 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人类目前存在的主要环
  • 3.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常用毒性
  • 4.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 (二)生活环境与健康
  • 1. 空气的物理化学形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与疾病。
  • 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常用的室
  • 3. 水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水源选择的基本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 4. 地质环境与疾病、土壤污染与疾病、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 (三)食物与健康
  • 1. 营养素和能量、合理营养。
  • 2. 特殊人群的营养、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与合理膳食原则、特殊年龄人群的
  • 3.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菌
  • 4.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5.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卫生问题、其他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
  • (四)职业环境与健康
  • 1. 职业与健康、职业有害因素和职业性病损的概念及种类、职业病发病条件、
  • 2.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基本概念(毒物、中毒、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
  • 3.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联合作用,个体易感性。

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

“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2019年6月21日审定通过。

 

第一部分 考试性质

 

卫生综合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覆盖了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与卫生学(含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部分)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目的在于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申请者对预防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其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知识储备和潜质。

考试要求考生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基础和科研潜质

 

第二部分 考查内容

一、流行病学

本部分大纲根据沈洪兵、齐秀英主编《流行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一) 绪论

1. 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3.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4. 流行病学的应用

5.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6.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2.疾病流行的强度散发流行暴发

3.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描述性研究

1.现况研究概念应用类型、实施、偏倚 

2.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 

(四)队列研究

1.定义、基本原理、目的固定队列动态人群类型及适用条件

2.设计与实施、资料整理与分析

3.偏倚及其控制

4.优缺点  

(五)病例对照研究

1.定义与基本原理

2.类型与实施

3.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

4.偏倚及其控制

5.优缺点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定义、基本原则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优缺点

(七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1.定义筛检的分类筛检的目的筛检实验和诊断实验的区别筛检实施原则

2.评价试验原理、真实性、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与意义

3.偏倚 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

()偏倚及其控制

1.常见的三类偏倚及控制 

⑴ 选择偏倚定义、类型。

⑵ 信息偏倚定义、类型。

⑶ 混杂偏倚定义判定原则

(九)病因与因果推断

1.流行病学的病因概念病因模型生态学模型疾病因素模型病因网络模型

2.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Mill准则及应用

3.统计关联到因果关联统计关联因果关联

4.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十)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1.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2.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3.疾病的三级预防定义及实施双向策略定义

4.疾病监测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和传染流行病学的概念传染病流行过程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3.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4.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十二) 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

1.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循证医学证据的评价

3.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卫生统计学

本部分大纲根据李晓松主编《卫生统计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一)认识数据

1.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2.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掌握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3.相对数(频率、强度和比)及常用指标、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动态数列常用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定基比、环比、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标准化率的概念与计算

(二)概率与推断基础

1.三个常用概率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概念医学参考值的计算

2.均数及频率抽样误差的概念和标准误的计算总体均数95%和99%置信区间的计算及适用条件正态近似法计算总体概率的95%99%置信区间及适用条件标准差与均数标准误的区别

3.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三)常用推断方法

1. 不同设计类型的t 检验

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变异和自由度的分解方法(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3.χ2 检验及其应用条件

4.不同设计类型的秩和检验的实施方法及其应用条件

5.散点图与线性关系Pearson积差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的应用条件,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假设检验

6.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与回归有关的基本概念回归系数检验的意义与方法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四)统计设计与卫生统计常用指标

1调查设计:常用的调查与抽样方法、调查表的制定与考评

2.实验设计: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几种常用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三、卫生学

本部分大纲根据朱启星主编《卫生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一)人类和环境

1. 环境及其基本构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人类目前存在的主要环

境问题、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富集作用、环境污染物常用毒性

参数

4.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二)生活环境与健康

1. 空气的物理化学形状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与疾病

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常用的室

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代表性环境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光化

学烟雾、多环芳烃、二噁英等对健康的影响

3. 水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水源选择的基本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细菌学指标、水污染与疾病、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方法、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原理、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4. 地质环境与疾病、土壤污染与疾病、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

(三)食物与健康

1. 营养素和能量、合理营养

2. 特殊人群的营养、孕妇、乳母的营养需求与合理膳食原则、特殊年龄人群的

营养需求与合理膳食原则

3.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食品污染及其预防、食品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菌

落总数、大肠菌群近似数的基本概念、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和预防措施、食品腐

败变质及防止措施等

4.农药和兽药的残留及其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5.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卫生问题、其他常见的食品卫生问题

(四)职业环境与健康

1. 职业与健康、职业有害因素和职业性病损的概念及种类、职业病发病条件、

特点及诊断原则、常见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有害因素早期健康损害、职业损害的

三级预防

2.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基本概念(毒物、中毒、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式、接触机会、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

体内的过程

3.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联合作用,个体易感性

4. 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5.金属与类金属的中毒、接触机会和中毒原因、毒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

中毒的诊断、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6. 生产性粉尘及尘肺的概念、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其

常见并发症

7.物理因素及其危害、高温作业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中暑的临床表现型噪声与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五)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 常见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

(六)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1.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与三级预防策略

2. 初级卫生保健与全球卫生策略

 

 

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每年根据实际出题情况可稍作调整)

流行病卫生统计学卫生部分各占1/3

、试卷题型结构(每年根据实际出题情况可稍作调整)

名词解释             50分

选择题              150

问答题或论述题     60

分析计算题     40

 

参考书目

1.《卫生学》(第8版,朱启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流行病学》(第8版,沈洪兵、齐秀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卫生统计学》(8版,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


原标题: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卫生综合”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由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2019年6月21日审定通过。第一部分考试性质卫生综合考试是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基础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基础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基础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覆盖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门学科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基础医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基础医学主要科目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掌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口腔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口腔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口腔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口腔综合”考试大纲(2020年)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口腔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口腔综合”是报考我校口腔医学硕士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覆盖了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正畸学基

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委会硕士研究生报考专业研究方向校内调整公告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委会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专业研究方向校内调整公告各位考生:根据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及复试工作安排,结合第一志愿复试录取情况,现开展报考专业不同研究方向校内调整申请,具体如下:接收同专业研究方向调整申请缺额信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委会.pdf(申请截止时间5月16日18:00)基本要求考生申请校内调整

2022年暨南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决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中医学概论》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中医学概论”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覆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中医学概论》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中医学概论”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覆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

2020年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西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西医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覆盖了系统解剖学、西医诊断学与西医内科学的主要部分。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系统解剖学、西医诊断学

2020年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为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暨南大学护理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查基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优质高效”的原则,特制订本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考试内容覆盖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与儿科护理学等内容。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护理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临床护理学的理论知识于临床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

2018年暨南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医学综合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723基础医学综合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A卷(包括生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