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2019-06-12 15:50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 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
  • 2.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3.接受“采、写、编、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制的专业技能;
  • 4.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新闻媒体实践的最新动态。
  •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 1.招生对象:
  • 2.招生条件:
  • 三、修业年限:两年
  •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 五、授予证书
  •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法
  •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 1、 打印《附件2:2019年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表》完整填写、贴照片,并签完相关意见后提交-新闻学院(东配楼504室)
  • 2、本科在读同学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一份。
  •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3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 1、面试时间:7月6日(周六),地点:新闻学院东配楼504室
  • 2、公布录取名单:7月8日(周一)
  • 第四阶段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
  • 第五阶段开课
  • 七、辅修/双学位学费
  • 八、咨询电话
  • 九、食宿安排
  • 十、拟开设课程计划:(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

2.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新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3.接受“采、写、编、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闻采制的专业技能;

4.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新闻媒体实践的新动态。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注意: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招生条件: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如果学习成绩达到要求,但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将视具体情况另设条件筛选。

校外:在校学生要求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已工作人员请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能坚持学习,慎重考虑报名事宜。对符合条件者,择优录取。

 

三、修业年限: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本科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通识教育拓展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学生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法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6月5日-7月5日,填写《附件1:2019年暑期辅修双学位报名数据表》发送至报名邮箱cucxwfxsq@***发送报名表时,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请统一格式为:姓名+本科在读/研究生/社会人员+本科学校名称+手机号

第二阶段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7月6日(周六),所有网上报名的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1、 打印《附件2:2019年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表》完整填写、贴照片,并签完相关意见后提交至新闻学院(东配楼504室)

2、本科在读同学要求附本科成绩单一份。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包括本校研究生)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3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现场不接收没有进行网络预报名同学的纸质材料,请务必提前网上报名。)

第三阶段面试及录取

1、面试时间:7月6日(周六),地点:新闻学院东配楼504室

2、公布录取名单:7月8日(周一)

第四阶段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

7月9日-7月12日领取听课证及缴纳学费届时通知

第五阶段开课

201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具体授课时间以届时课表安排为准)

 

 

 

七、辅修/双学位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280元/1学分,论文270元/1学分。总计1252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八、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新闻学院 010-65779417 谢老师、柳老师

 

九、食宿安排

食宿自理。

 

十、拟开设课程计划:(见附表1)

 

附表1           新闻学专业辅修/双学位课程计划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第一年暑假

第二年暑假

第二年秋季

考试

/考查

任课

教师

职称

1

传播学概论

3

48

 

 

考查

曾庆香

教  授

2

新闻理论

3

48

 

 

考试

刘自雄

副教授

3

中国新闻史

3

48

 

 

考试

艾红红

教  授

4

外国新闻史

2

32

 

 

考试

陆佳怡

讲  师

5

新闻采访

2

32

 

 

考查

于忠广

讲  师

6

新闻写作

2

32

 

 

考查

罗哲宇

副教授

7

新闻编辑

2

32

 

 

考查

成文胜

副教授

8

新闻评论

2

32

 

 

考试

曹培鑫

教  授

9

图片新闻报道

2

32

 

 

考查

罗  琳

副教授

10

视频新闻报道

2

32

 

 

考查

邹  欣

副教授

11

视听语言

2

32

 

 

考查

刘  坚

副教授

12

新媒体编辑

2

32

 

 

考查

詹新慧

副教授

13

新闻心理学

2

32

 

 

考试

陈  锐

副教授

14

传媒伦理与法规

2

32

 

 

考试

王 军

教  授

15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32

 

 

考查

刘年辉

副教授

16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2

32

 

 

考查

仇筠茜

讲  师

17

影像制作与媒体美学

1

16

 

 

考查

李建刚

副教授

18

人际传播

1

16

 

 

考查

倪  桓

副教授

19

视听艺术传播

1

16

 

 

考查

李飞雪

副教授

20

新媒体概论

1

16

 

 

考查

詹  骞

副教授

21

体育传播与新闻报道

1

16

 

 

考查

柳  帆

讲  师

22

学位论文

8

 

 

 

 

 

 

 

……

 

 

 

 

 

 

 

 

总计

 

45

720

 

 

 

 

 

 

 (第一年选开19学分课程,具体开设课程以届时课表安排为准)

 

原标题: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应广大校内外学子的强烈求学需求,进一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我校于2019年暑期开设编导(电视编辑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文化产业管理4个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学制两年,即日起开始网络预报名,详细简章及报名流程请下载附件查看。我校其他各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秋季招生信息将于6月下旬另行发布,请感兴趣的同学关注后续通知。2019年暑期编导(电视编辑方向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本专业授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2019年暑期班招生简章培养目标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课程能够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对接,提供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学课程,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领域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基础的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秋季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专业2018年秋季招生简章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培养具备扎实的新闻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种媒介平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招生简章

培养目标: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满足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为适应各级各类媒体逐渐向全媒体方向转型,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新闻网站、手机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样态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招生对象及条件:1.招生对象:校内:本校2017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19年9月开设12个辅修/双学位专业,7月18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招生时间:2019年7月18日至9月5日。详细报名方式及流程安排请见附件中各专业招生简章。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

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学校批准,法学院现决定招收2022年法学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以下简称“辅修学位”)学生。一、招生对象本届辅修学位招生原则上面向我校2021级全日制非法学专业本科生,且主修专业与法学专业属不同专业大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应广大校内外学子的强烈求学需求,进一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中国传媒大学将于2018年开设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专业暑期班,为新闻传播学科优秀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持。详细招生简章及报名流程请下载附件查看。招生报名时间:2018年5月25日-6月30日报名网址:http://fxtvs..cn咨询电

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秋季辅修/双学位专业招生信息

我校将于2020年9月开设13个辅修/双学位专业,即日起开始招生,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专业名称专业性质学习年限招生对象编导(电视编辑方向)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网络与新媒体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科生及社会人员(详见简章)新闻学辅修/双学位两年本校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校外在读本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