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遴选通知(网上报名、联系电话)

2019-10-10 17:11  华中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 1.访问学者:3-12个月
  • 2.博士研究生:36-48个月(可含一年预科学习)
  • 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
  • 4.硕士研究生:24-36个月(可含一年预科学习)
  • 5.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
  • 6.本科插班生:6-36个月
  • 二、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 三、资助内容
  • 四、入选条件
  • 1.符合《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https://www.csc.edu.cn/article/1474)规定的申请条件。
  •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申请时年龄满18周岁。
  • 5.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 6.类别条件:
  • 7.曾获国家公派资助(含本计划)赴俄学习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亦可再次申请本计划资助赴俄攻读更高层次学位,不受回国五年后方可再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的限制。
  • 8.外语水平
  • 五、选派渠道及申请受理办法
  • (一)选派渠道
  • 1.申请人可通过推选单位或个人自行联系俄方留学单位提交申请。
  • 2.国内高校可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发展等人才培养需求,与俄高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人才培养合作并统筹研究设计赴俄留学项目,同一项目可包含多个留学身份。申请人依托校际合作项目提交申请,单位提交推荐意见时同时提交项目申请书。
  • 3.中俄各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高校可依托联盟在中俄教育科研合作交流中的平台,统筹联盟中方高校选派学生学者赴俄高校学习研修、开展科研合作或课题研究。中俄各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高校可作为单独的受理机构,受理联盟内各中方高校人员的申请。
  • 4.2019年8月1日以后依托校际合作渠道已派出的非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本科插班生,亦可通过国内院校提交申请。
  • (二)申请受理办法

学校各单位:

为深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的合作,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将启动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 访问学者:3-12个月

2. 博士研究生:36-48个月(可含一年预科学习)

3.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24个月

4. 硕士研究生:24-36个月(可含一年预科学习)

5.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2个月

6. 本科插班生:6-36个月

、重点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俄罗斯优势学科专业,包括精密科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材料、石油工程、医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专业以及法律、经济、历史、国际关系、社会学、新闻、文学创作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艺术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资助内容

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插班生: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家留学基金提供资助期限内的学费、奖学金及一次往返国际旅费。

选条件

1.符合《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https://www.***.cn/article/1474)规定的申请条件。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不具有国外永久居留权。申请时年龄满18周岁。

5.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6.类别条件:

访问学者:须为国内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科研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申请人原则上应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课题,出国研修计划应紧密结合在研项目、课题、所在单位重点工作;年龄不超过50周岁(1969年10月20日以后出生),本科毕业后应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硕士毕业后应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对博士毕业的申请人无工作年限要求。

博士研究生: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在读一年级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岀具的攻读博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且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20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俄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国内高校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入学通知书(邀请信),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20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俄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硕士研究生:本科阶段曾享受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本科阶段曾享受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在读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硕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20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俄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国内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申请时应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入学通知书(邀请信),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4年10月20日后出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俄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本科插班生:应为全日制在读二年级(含)以上计划内统招本科生,且学习成绩平均分不低于80分(百分制)或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2分(四分制)或专业排名前30%;热心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申请时需已获得进入俄方院校相关专业学习的邀请信。培养方案中需明确学生赴俄后无需俄语预科学习,已有招生、培养记录,实际教学安排严格按照联合培养方案执行。

7.曾获国家公派资助(含本计划)赴俄学习的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亦可再次申请本计划资助赴俄攻读更高层次学位,不受回国五年后方可再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的限制。

8.外语水平

申请人原则上需达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具体要求见https://www.***.cn/article/1045)规定的外语合格条件。申请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外语未达标者,如被录取,派出后可进行一年俄语预科学习。预科考试未通过者,本次留学资格终止。

、选派渠道及申请受理办法

一)选派渠道

1.申请人可通过推选单位或个人自行联系俄方留学单位提交申请。

2.国内高校可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发展等人才培养需求,与俄高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人才培养合作并统筹研究设计赴俄留学项目,同一项目可包含多个留学身份。申请人依托校际合作项目提交申请,单位提交推荐意见时同时提交项目申请书。

3.中俄各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高校可依托联盟在中俄教育科研合作交流中的平台,统筹联盟中方高校选派学生学者赴俄高校学习研修、开展科研合作或课题研究。中俄各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高校可作为单独的受理机构,受理联盟内各中方高校人员的申请。

4.2019年8月1日以后依托校际合作渠道已派出的非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本科插班生,亦可通过国内院校提交申请。

二)申请受理办法

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材料准备:申请人请参考《应提交的申请材料及说明》(详见附件5)准备申请材料并提交所在单位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对申请人的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品行学风、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出国留学必要性、学习计划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审核(评审)后出具书面推荐意见,并须对其出国研修工作与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任务的关联性做出明确目标要求,形成《单位推荐意见表》;同时,申请人须结合在研项目或课题认真拟定出国研修计划。

访问学者申请人须在2019年10月16日前将由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和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的《单位推荐意见表》(见附件1)纸质版与研修计划提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306办公室(word版请发至邮箱wangshengxia@******.cn)。本科生和研究生申请人须在2019年10月16日前将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部门公章的《院系推荐意见表》纸质版提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研究生院办公室(本科生项目提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word版请发至邮箱mengzhou@******.cn;研究生项目提交至研究生院,word版请发至邮箱yjspy@******.cn)。

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须在2019年10月20日-10月31日期间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http://apply.***.cn)进行网上报名,并于2019年10月31日前将《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纸质版提交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306办公室或研究生院办公室。

网报填写“项目名称”时,申报留学身份为本科插班生的请选择“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派出渠道”请选择“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其他人员请选择“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渠道”请选择“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被录取人员的留学资格保留至2020年3月31日。

 

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联系人:王盛夏

联系电话:67861299

办公地址:西区国际文化园区1号楼306办公室

教师申请工作群:华师教师公派出国群(申请入群时请备注:院系所+姓名+办公电话)

 

研究生项目联系电话:67866916

办公地址:研究生院313办公室

 

本科生项目联系人:周萌

联系电话:67865115

办公地址:西区国际文化园区1号楼306办公室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

2019年10月9日          

原标题: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遴选通知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遴选通知

学校各单位:为深化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的合作,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2019年将启动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第二批)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1.访问学者:3-12个月2.博士研究生:36-48个月(可含一年预科学习)3.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6

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报名通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文件精神,现将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报名相关事宜通知如下:报考条件骨干计划招生是全国研究生招生的一部分,须严格执行《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文件。我校2021年拟招收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规模为74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

根据教育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名步骤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1.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10月25日(每天9:00-22:00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常见问题答疑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有哪几种?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119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优秀人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100中国语言文学11170按一级学科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按专业研究方向确定录取名单。01文艺学14(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10汉语与文学基础(4)824语言与文学理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30100法学3515按一级学科划定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名单。0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02法理学(4)802刑法总论与民法02刑法学(1)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学院包含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公费师范)、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开沅班)、历史学(文遗班))历史(1门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历史(1门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化学学院化学(公费师范)、化学类(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119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优秀人才。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我国培养体育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0100哲学265按一级学科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录取名单。00不区分研究方向(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4)801西方哲学史(不含现当代)030200政治学72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