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2019-04-15 16:10  桂林理工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申请条件
  •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 2.参加当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且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含)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 二、招生专业及名额
  • 三、报名时间
  • 四、申请方式
  • 1.申请表(见附件,请同时发送word版和签名的扫描件);
  • 2.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 3.所在高中学生证;
  • 4.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 5.高中成绩单;
  • 6.有关申请人经历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 五、选拔程序
  • 六、录取原则
  • 七、学费和其他费用
  • 八、监督机制
  • 1.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负责受理考生投诉和来访。学校纪委电话:0773-3563789,邮箱:jiwei@glut.edu.cn。
  • 2.新生入学后,学校将组织体检和入学资格复查。凡弄虚作假者、不符合报名或录取条件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 九、本简章由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为国家部属高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现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广西率先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简章。

一、申请条件

符合以下申请条件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向我校提交入学申请: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2.参加当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且在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成绩达到均标级(含)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专业及名额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社会工作、英语、日语,学制四年。按照大类招收的学生,录取入学后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分流到相应专业就读。

招生名额视具体生源情况而定。

三、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19年430日。

四、申请方式

符合申请条件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直接向我校提出申请。请将申请材料的彩色扫描件(需清晰可读)发至:zsb@***.cn,电子邮件标题为:2019年台湾学测生申请材料+姓名。申请材料包括:

1.申请表(见附件,请同时发送word版和签名的扫描件);

2.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所在高中学生证;

4.学测成绩单(含报名序号或准考证号);

5.高中成绩单;

6.有关申请人经历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我校收到申请材料后,将立即通过电子邮件回复确认。若未收到确认邮件,请与我校联系。(上述申请材料无需邮寄纸质材料,原件在入学时需现场验视)

五、选拔程序

我校将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报请教育部考试中心核实学测成绩。审核结果将于2019年5月在我校本科招生网(网址:http://zj.***.cn/zsw/)公布。

六、录取原则

我校将主要根据考生的学测成绩和专业志愿择优录取。经学校确认录取名单后,报送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简称联招办),并由联招办统一办理入学录取手续。

七、学费和其他费用

学费标准与内地学生相同,我校普通本科专业(类)实行学分制收费。新生入学当年依照本专业平均收费标准预收学费,学年结束根据学分收费标准及所修学分进行结算。以后各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实际选修课程支付相应学费。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请参考我校本科招生网相关介绍。住宿费以实际住宿条件和收费标准缴纳,与内地学生相同,住宿费收费区间为1000-2000元/生·学年。

八、监督机制

1.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督促有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负责受理考生投诉和来访。学校纪委电话:0773-3563789,邮箱:jiwei@***.cn

2.新生入学后,学校将组织体检和入学资格复查。凡弄虚作假者、不符合报名或录取条件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九、本简章由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桂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话:0773-3678379,3678179

联系人:陈老师,杨老师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319号

邮编:541004

邮箱:zsb@***.cn

网址:http://zj.***.cn/zsw/

原标题: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2022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位于“山水甲天下”的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300余亩。学校现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75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各类全日制在校生4万余人;有3

2021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位于“山水甲天下”的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函[2021]1号)精神,学校研究决定2021年招收台

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类留学生

2021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专业目录

桂林理工大学2021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专业目录序号专业(类)名称招生科类学制(年)预收学费标准(元/生·学年)包含专业1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理工类460002地球物理学理工类460003地质工程理工类460004地球化学理工类460005勘查技术与工程理工类460006资源勘查工程理工类460007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工类460008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类46

2019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为国家部属高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现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广西率先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学校

2020年桂林理工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位于“山水甲天下”的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广西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函[2020]1号)精神,学校研究决定2020年招收台湾高中毕业

2022年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学习方式专业研究方向备注001地球科学学院(0773-3675177)070900地质学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7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矿床学④810普通地质学(1)全日制限理工科,同等学力限地质专业02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3构造地质学04第四纪地质学05遥感地质学06灾害地

2022年桂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专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阳光高考政策,规范学校本专科招生工作,保证生源质量,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广西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学校全称为桂林理工大学,英文名: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代码为10596。学校创建于1956

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3所高校之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4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生6500人,博士生26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

2022年桂林理工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章程

桂林理工大学2022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面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