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西学院大专升本科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8-12-05 23:27  河西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总体要求:
  • 1.了解古今汉语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通过大量语言实践,获取对古今语言的感性认识,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 2.能正确理解、分析古今重要的语言现象,能正确规范运用现代语言,能阅读和翻译难度适中的文言文。
  • 3.了解文学发展史,学习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了解各种文学常识。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备较强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 4.对文学活动有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 5.能正确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 二、考试内容范围及具体要求:
  • (一)现代汉语(20%)
  • 1.基本要求:
  • (1)绪论: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 (2)语音:要求能用汉语拼音拼写词语、句子,并能正确分析音节结构。
  • (3)文字:着重纠正错别字。
  • (4)词汇:要求能区分单纯词、合成词和短语,分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
  • (5)语法:要求能辨析词性,分析短语、单句和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 (6)修辞:要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格。
  • (7)运用:能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修改各种类型的病句。
  • 2.参考教材:
  • (二)古代汉语(10%)
  • 1.基本要求:
  • (1)汉字:掌握根据汉字形体确定词义的方法;能辨识常见的古今字、异体字。
  • (2)词汇:掌握联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貌似现代双音词的双音结构;掌握文选重点篇目中古今词义有差异的词。
  • (3)语法: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辨识词类活用现象并准确翻译;掌握“是”的用法,能准确翻译古代汉语的各种判断句;掌握古代汉语中主要的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
  • (4)运用:能综合运用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知识,准确翻译文言文。
  • (5)文选部分的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苛政猛于虎》、《寡人之于国也》。
  • 2.参考教材:
  • (三)中国现代文学(15%)
  • 1.文学常识:掌握现代文学中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写作年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掌握现代文学史上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社团;识记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
  • 2.作品分析与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题材,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较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能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赏析。
  • 3.重要作家作品:
  • 4.参考教材:
  •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第三版),炎家严、孙玉石、温儒敏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3版。
  • (四)古代文学(20%)
  • 1.文学常识:
  • 2.作品分析和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先秦-晚唐五代文学的创作背景,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较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能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赏析。
  • 3.重要作家作品:
  • 4.参考教材:
  • (1)《中国文学史》(第1-2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三版;
  • (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1-2卷),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一版。
  • (五)写作(20%)
  • 1.基本要求:“写作”主要考核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包括理解掌握文体规范,运用写作技巧,展开思维,进行具体文体写作的能力。
  • (1)论说类文体
  • (2)文学类文章
  • (3)应用类文章
  • 2.参考教材:
  • (六)文学理论:15%
  • 1.“文学理论”考试范围: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创造过程和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具体要求掌握:
  • (1)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的含义,能用语言准确的概括。具体包括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话语蕴藉、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客体、艺术发现、艺术构思、直觉、灵感、艺术真实、艺术概括。
  • (2)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判断或者选择文学理论史上相关知识点。
  • (3)基本理论:要求观点明确,理论阐述思路清晰,分析合理。包括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产生的几种学说、文学的几种界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话语蕴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文学创造过程及其心理机制、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 (4)理论运用: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文学现象,包括作家、作品、阅读活动的分析;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原理分析一些日常话语或者经典论述。
  • 2.参考教材:
  • 三、试题难易度:
  • 1.较为容易的题量约占30%;
  • 2.难度适中的题量约占50%;
  • 3.难度较大的题量约占20%。

   《专业综合》考试,是全面了解应试者在专科层次学习阶段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主干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考查其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选拔其中成绩优异者进入本科层次继续深造学习。

一、总体要求:

1.了解古今汉语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通过大量语言实践,获取对古今语言的感性认识,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

2.能正确理解、分析古今重要的语言现象,能正确规范运用现代语言,能阅读和翻译难度适中的文言文。

3.了解文学发展史,学习重要作家作品,能把握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了解各种文学常识。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具备较强的文学阅读能力和较高的文学鉴赏水平。

4.对文学活动有理性的正确的认识,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知识认识和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5.能正确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掌握各种文体写作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范围及具体要求:

(一)现代汉语(20%)

1.基本要求

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综合运用。

(1)绪论: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2)语音:要求能用汉语拼音拼写词语、句子,并能正确分析音节结构。

(3)文字:着重纠正错别字。

(4)词汇:要求能区分单纯词、合成词和短语,分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掌握同义词辨析的方法。

(5)语法:要求能辨析词性,分析短语、单句和复句的结构层次关系。

(6)修辞:要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格。

(7)运用:能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修改各种类型的病句。

2.参考教材:

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增订五版

(二)古代汉语(10%)

1.基本要求:

(1)汉字:掌握根据汉字形体确定词义的方法;能辨识常见的古今字、异体字。

(2)词汇:掌握联绵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貌似现代双音词的双音结构;掌握文选重点篇目中古今词义有差异的词。

(3)语法:掌握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辨识词类活用现象并准确翻译;掌握“是”的用法,能准确翻译古代汉语的各种判断句;掌握古代汉语中主要的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

(4)运用:能综合运用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知识,准确翻译文言文。

(5)文选部分的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苛政猛于虎》、《寡人之于国也》。

2.参考教材: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1999年修订版,1-2册),中华书局,1999年第3版。

(三)中国现代文学(15%)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范围包括: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与欣赏。

1.文学常识:掌握现代文学中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代表作,了解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写作年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掌握现代文学史上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社团;识记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

2.作品分析与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题材,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较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能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赏析。

3.重要作家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闻一多《死水》、徐志摩《再别康桥》、郁达夫《沉沦》、茅盾《子夜》、老舍《骆驼祥子》、巴金《家》、曹禺《雷雨》、沈从文《边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4.参考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第三版),炎家严、孙玉石、温儒敏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3版。

(四)古代文学(20%)

“古代文学”考试范围包括:先秦至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常识,作家及其作品分析与欣赏。

1.文学常识:

掌握先秦至晚唐五代文学重要的文学常识与名词概念;识记重要作家的主要字号、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所属流派、文学主张、思想倾向与艺术成就;掌握重要作品的作者、文体、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识记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识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掌握先秦至晚唐五代文学各种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能背诵、默写重点篇目、翻译经典句段。

2.作品分析和鉴赏:要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先秦至晚唐五代文学的创作背景,能理解和概括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能较为深入地分析重要作家作品的艺术风格,能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赏析。

3.重要作家作品:

《精卫填海》、《关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论语·侍坐章》、《孟子·梁惠王下》、《庄子·逍遥游》、《离骚》、《上山采蘼芜》、《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野田黄雀行》、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世说新语·过江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卖炭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杜牧《泊秦淮》、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

4.参考教材:

(1)《中国文学史》(第1-2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三版;

(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1-2卷),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6月第一版。

(五)写作(20%)

1.基本要求:“写作”主要考核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包括理解掌握文体规范,运用写作技巧,展开思维,进行具体文体写作的能力。

(1)论说类文体

要求掌握论说文体特征,正确运用论说语体,综合运用论说方法进行写作,观点正确鲜明,论证过程清楚,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2)文学类文章

要求掌握文学文体特征,正确运用文学语体,以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表达,对生活有真切而较深的感悟,文笔流畅,结构清晰完整。

(3) 应用类文章

要求正确运用事务语体进行写作,把握公文的文体规范。

无论何种文体的写作,均要求文面整洁,标点符号规范,无错别字。

2.参考教材:

《基础写作教程》,陈亚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六)文学理论:15%

1.“文学理论”考试范围: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创造过程和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具体要求掌握:

(1)基本概念: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的含义,能用语言准确的概括。具体包括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话语蕴藉、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客体、艺术发现、艺术构思、直觉、灵感、艺术真实、艺术概括。

(2)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判断或者选择文学理论史上相关知识点。

(3)基本理论:要求观点明确,理论阐述思路清晰,分析合理。包括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的构成、文学活动的产生的几种学说、文学的几种界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话语蕴藉、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文学创造过程及其心理机制、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4)理论运用:能够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文学现象,包括作家、作品、阅读活动的分析;能够运用文学理论原理分析一些日常话语或者经典论述。

2.参考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修订第四版。

三、试题难易度:

1.较为容易的题量约占30%;

2.难度适中的题量约占50%;

3.难度较大的题量约占20%。

 

原标题: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综合》考试,是全面了解应试者在专科层次学习阶段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主干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考查其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选拔其中成绩优异者进入本科层次继续深造学习。总体要求:1.了解古今汉语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通过大量语言实践,获取对古今语言的感性认识,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2.能正确理解、分析古今重要的语言现象,能正确规范运用现代语

2019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综合》考试,是全面了解应试者在专科层次学习阶段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主干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考查其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选拔其中成绩优异者进入本科层次继续深造学习。总体要求:1.了解古今汉语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通过大量语言实践,获取对古今语言的感性认识,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2.能正确理解、分析古今重要的语言现象,能正确规范运用现代语

2022年河西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根据《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工作方案(试行)》(甘教发函〔2021〕46号)《2022年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免试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甘招委发〔2022〕1号)《2022年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统一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甘招委发〔202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河西学院2022年普通专升本招生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22年河西学院专升本招生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考生注意事项

一、疫情防控1.请考生到河西学院招生网(https://zsw..cn/)下载签署《2022年河西学院专升本招生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安全诚信承诺书》。2.参加免试生专业能力测试的考生须从即日起进行健康打卡,甘肃省外考生须于2月25日前返回甘肃省。考试前14天内返回甘肃的考生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3.考生参加考试时,须将健康通行码、防疫行程卡绿码截图彩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小学教育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名称:小学教育专业代码:040107考试目的全面考核普通高校专科(含高职)应届毕业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有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专业课考试包含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内容。(一)教育学(占60%)1、《教育理论》(占30%):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与方法、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系统解剖学》50%绪论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与骨连结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临床医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系统解剖学》50%绪论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与骨连结1.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药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生理学》50%第一章绪论1.掌握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三种机体功能调节方式的概念及其特点,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以及人体中常见的正、负反馈,正、负反馈的生理意义。2.熟悉反射弧的结构。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体内的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2

2018年河西学院专升本考试护理学专业专业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生理学》50%第一章绪论1.掌握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三种机体功能调节方式的概念及其特点,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以及人体中常见的正、负反馈,正、负反馈的生理意义。2.熟悉反射弧的结构。3.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体内的控制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

2021年河西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大纲

河西学院2021年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大纲现予以公布,各位考生可下载查看。2021年招生简章随后发布,请大家及时关注!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河西学院!附件【2021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计算机科考试大纲.docx】附件【2021年甘肃省普通高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招生英语科考试大纲.docx】附件【河西学院2021年专升本考试护理学专业专业
技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