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基本情况
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存在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行业带来机会,机器人、传感器、工业软件、3D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1%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到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39万亿元,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常州市为打造特色产业高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固高科技、大疆创新科技董事长李泽湘发起,即将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固高科技等共同合作建设常州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旨在高端制造领域打造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平台、产业加速基地和创业基金为一体的全生态体系。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拟于2018年9月正式签约。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筹)依托于该项目,拟于2018年项目签约后成立,学校委托常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学院--华罗庚学院进行学生遴选、学生管理、培养方案制订及教学运行。
二、教学特色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旨在培养一批能够成为推动地方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工程师、技术管理及经营人才、创业明星、产业领军人才和行业精英。
(二)人才培养模式
1.多学科交叉融合。学院将招收机械、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并引进工业设计等专业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学生、共同训练、共同参赛、共同创业,实现不同专业学科的碰撞与交融。
2.产教深度融合。学院由常州市政府、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共建,依托产业基地的产业界高端人才、香港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和与国际接轨的产业化平台,实施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过程共同实施、产业化平台共享。
3.能力培养导向。通过智能制造应用场景的进阶式项目设计,学生独立或组成团队进行贯穿4年全部教学时程的项目设计,通过项目体验做中学、学中悟,持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4.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以培养面向智能制造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在项目设计中植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金融、创业等培养内容,并向有价值的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服务,共同打造像大疆、李群自动化、固高科技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独角兽企业。
5.小班化精英教学。培养方案单独制订,教学内容单独设置,教学组织单独实施。
此外,本学院学生在享受在评奖评优方面向华罗庚学院学生所有倾斜政策。
学生按照华罗庚学院相关规定实施动态管理。若由于个人意愿变化等原因转出项目,可转入华罗庚学院同年级相关班级;若由于学生成绩及表现无法达到华罗庚学院相关要求,需转出华罗庚学院,回原所在学院学习。
二、课程体系

三、2018年招生办法
招生对象:2018级新生,理工科生源,高中学习过物理课程,拟修读专业为机械类、电子类、自动化类、信息类专业的学生。
招生人数:25人
选拔方式:本人申请→资格审核→笔试→实践能力测试→面试考核。其中,笔试内容、形式均与华罗庚学院笔试相同。实践能力测试重点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与意识。
选拔时间:新生报到后1-2周内。
入学申请表格可从华罗庚学院网页:http://******.cn/“下载中心”下载。
提交申请表格方式:电子文档提交和纸质文档提交。提交申请表格截止日期:新生报到当天
电子文档提交:填写好的申请表以文件形式存放,文件名格式为:学生姓名+已录取专业+入学申请表,申请表文件以附件形式发到******.cn邮箱,主题栏请填写文件名。
纸质文档提交:在2018级新生入学报到当天提交到华罗庚学院新生接待站或直接提交到常州大学(武进校区)华罗庚学院综合办公室(逸夫楼304)。
咨询电话与传真:0519-86334774(开通期:2018年9月4日-9月11日)
招生咨询QQ群:(在线期:即日起至9月11日)

华罗庚学院官方微信二维码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筹)期待你的加入!
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筹)
华罗庚学院(代章)
2018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