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信息(报名方式)

2019-02-20 22:26  北京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理念
  • 二、“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教学计划
  • (一)基础必修课(14学分)
  • (二)项目特设核心课程(9学分)
  • (三)跨学科限选专业课程(19学分,各专业-少选6学分)
  • (四)实践与调研(3学分)
  • (五)学分替换
  • 三、“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培养特色
  • (一)小班特色教学与导师制
  • (二)招生机制
  • (三)退出机制
  • (四)项目答辩
  • (五)荣誉证书
  • (六)未来发展
  • 四、项目管理
  • 五、招生报名方式

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为了探索新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推动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对于重大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在教务部的领导和社会科学学部的组织下,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牵头,联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社会学系,自2018年9月起,在本科生二年级中设立“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

一、“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理念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社会学系等院系的老师,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参与多门跨学科的研讨课、学术会议、新生讨论班和通识教育系列课程。“政治、法律与社会”的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希望能在相关课程和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大学类似项目的经验,系统地推动从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视角出发,建设高水平的本科生教育,创造优良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法学与社会学交叉领域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在相关跨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打下宽广的基础,为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力强,能够引领未来的领导型人才。

二、“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教学计划

   总学分:45学分  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需完成:

  (一)基础必修课 (14学分)

课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任课老师

新开课

政治学

3

3

俞可平(主持人)

02930010

法理学

4

4

强世功、朱苏力、凌斌

03130010

社会学概论

4

4

佟新、刘能

03232610

社会科学经典与前沿

3

3

关海庭(主持人)

说明:《政治学》是仅面向本项目学生,实行小班教学的特色基础课程。

 

(二) 项目特设核心课程 (9学分)

课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任课老师

新开课

中国政治

3

3

何增科(主持人)

新开课

法律思维与法学方法

2

2

车浩(主持人)

新开课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

2

2

周飞舟、田耕、王娟

新开课

政治、法律与社会经典阅读

2

2

包万超(主持人)

说明:特设核心课程仅面向本项目学生,实行小班教学。

(三)跨学科限选专业课程(19学分,各专业至少选6学分)

课号

课程名称

周学时

学分

任课老师

新开课

政治学研究方法

3

3

马啸 (主持人)

新开课

政治心理学导论

3

3

刘颜俊

新开课

计算政治学

3

3

马啸 (主持人)

新开课

欧洲政治思想史

3

3

俞可平、费海汀

03230780

中国政治思想史

3

3

孙明  (主持人)

03230770

中国政治制度史

3

3

孙明  (主持人)

03232620

宪法与行政法学

3

3

包万超(主持人)

02939994

国际公法

3

3

白桂梅、龚刃韧

0293008a

民法总论

3

3

葛云松、薛军

02930152

刑法总论

4

4

陈兴良、车浩

02930050

民事诉讼法学

3

3

潘剑锋、傅郁林

02930920

刑事诉讼法学

3

3

陈瑞华、汪建成

03131500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4

4

卢晖临、王迪

03130590

中国社会

2

2

王迪

03100130

国外社会学说(上)

2

2

李康

03130020

国外社会学说(下)

2

2

孙飞宇

03130210 

社会心理学

4

4

方文

03130560

组织社会学

2

2

邱泽奇

03131740 

中国社会学史

2

2

渠敬东

03131010

社会学专题讲座

2

2

周飞舟(主持人)

说明:上述课程若属相关专业必修课,学生应选其他两个专业限选课程,完成学分要求。例如,政府管理学院学生应选择法学院和社会学系开设的专业限选课;法学院学生应选择政府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开设的专业限选课;社会学系学生应选择政府管理学院和法学院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其他学院/系学生每门类不得低于6学分。本项目每期开设的课程,由项目教学委员会确定。该类课程原则上同相关专业学生共同选课、学习,并遵守统一的考试要求。

(四)实践与调研(3学分)

本项目提供资金和其他便利条件,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政治、法律与社会实践与调研,并撰写报告(6000字以上),由导师做出成绩评定。

(五)学分替换

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所完成的课程学分,可以用来满足各院系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限选和自主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本项目开设的“政治、法律与社会经典阅读”课程和“实践与调研”课程,可替代相关院系对读书会、实践与调研方面的学分要求。原则上不鼓励学生大幅增加总体学分数量,根据上述方案,本学部学生增加学分控制在15学分之内。

三、“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培养特色

本项目旨在创造学生与老师共同读书、调研和切磋交流的学术共同体。

重点训练学生交叉学科的思维能力和提升实践水平。

(一)小班特色教学与导师制

本项目专门开设五门特色课程(含特色基础课程《政治学》和四门特色核心课程)和为期两周的实践课程,实行小班教学。项目组织跨学科一流导师团队。根据双向选择原则,项目教学委员会和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学生,共同商定指导教师,指导课程选修与课外自主阅读,并可以担任学生的学术与实践导师,及本科科研指导教师。在完成基础必修课程和部分特色核心课程学习后,从三年级起,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项目将委托指导教师为每位学生设计后两年的课程计划和独立研究计划。

(二)招生机制

本项目面向社会科学部和元培学院选择社会科学部相关院系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报名,不接受已选修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的学生,每年招收和培养学生不超过20名。首届学生面向2017级本科生,从2018年6月起招收,2018年秋季开学。

(三)退出机制

在修读“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期间,同学可以随时向项目教学办提出书面申请,退出项目,已经完成的学分,将按北京大学现有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各院系具体规定,转变为相应类型的限选课或选修课学分。如第三学年(大学四年级)五月份未能通过结业答辩,视为自动退出该项目。

(四)项目答辩

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在四年级春季学期结束前与导师协商,在政治、法律、社会学科专业范围,特别是在交叉领域内确定结业答辩选题,通过答辩,汇报自己对相关文本和主题的思考,回答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

(五)荣誉证书

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仍需完成学生学籍所在院系的本科专业教学要求,并在毕业时获得该专业的学位证书。“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将依据北京大学相关跨学科项目的统一管理方案,在本科主修专业毕业时同时授予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荣誉证书。

(六)未来发展

“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鼓励和指导同学在相关院系攻读硕士和博士(直博)学位,同时鼓励和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四、项目管理

选修“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学生,其所在原院系学籍不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和社会学系共同设立项目教学委员会,教学办公室设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

五、招生报名方式

   申请报名学生需填写《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报名表》,提供3000字左右的论文代表作品或读书报告。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申请者请将报名表和论文代表作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给本院教务。元培学院及其他院系申请者请将报名表和论文代表作电子版及纸质版提交到项目教学办教务老师处。

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17:00(北京时间)。

政府管理学院本科教务 袁胜花:62751643 zgpx@***.cn

法学院本科教务 费海伲:62765129 gfxy6@***.cn

社会学系本科教务 赵颖:62752840 zhaoying85@***.cn

项目教学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大学廖凯原楼2-401室)

项目教学办教务 鲁伟:62758864  weilu@***.cn

 

招生见面会将于6月8日晚18:00,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廖凯原楼)一楼咖啡厅举行。欢迎有兴趣的同学参加!

附件: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报名表

原标题: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2022年北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环境政策、技术与健康专业招生简章(外国籍申请者)

一、学位项目简介1、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环境领域精英与领军人才,北京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联合推出双硕士学位项目。该项目将授予学生双硕士学位,即北京大学环境管理的理学硕士学位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理学硕士学位。该项目面向环境与人群健康的科学与问题以及相应的环境管理挑战,将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从环境、经济、社会、能源、资源的多重角度,围绕

2018年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招生简章根据《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为了探索新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推动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对于重大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在教务部的领导和社会科学学部的组织下,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牵头,联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社会学系,自2018年9月起,在本科生二年级中设立“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政治、法律与

2022年清华大学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基础医学博士研究生项目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与军事科学院联合培养基础医学博士研究生项目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为做好清华大学与军事科学院2022年度联合培养基础医学博士招生工作,现制定以下考核及录取办法。一、资格审查1.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于2021年9月14日上午9:00开始网络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申请人需出示如下证件,并

2022年北京大学“中国法”硕士英文项目招生简章

一、项目介绍“中国法”硕士英文项目是北京大学法学院于2006年正式开办的针对国际学生及专业人士的中国法律教育项目,全部采用英文授课,属于法学硕士系列。北京大学作为中国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教育传统,正在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作为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法学院创办于1904年,是中国具权威的法学教育机构。学院引

2022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自主招生报名流程

第一步:登录https://www..cn,点击移动中的“2022年自主招生报名入口”,进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自主招生报名系统”。第二步:点击“我要报名”。第三步:阅读“报名须知”。1.认真阅读“报名须知”;2.勾选“我已阅读完毕”,点“下一步”。第四步:填写“注册信息”。1.按要求填写“注册信息”,牢记登录密码;2.按要求上传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

2022年北京舞蹈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舞蹈教育——社区舞蹈专业”双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北京舞蹈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舞蹈教育——社区舞蹈专业”双硕士学位2022年招生简章一、项目及大学简介为提高中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增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国北京舞蹈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依托各自教育优势,联合培养“舞蹈教育——社区舞蹈专业”双硕士学位研究生,2022年面向社会拟招收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多4人)。北京舞蹈学院BeijingDanceAc

2022年北京商贸学校招生录取方式

一、自主招生考生在4月16日-25日期间,已通过我校线上面试的考生请将自主招生报名表和体检表送至我校,并办理自主招生录取。被录取考生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二、统一招生考生填写志愿单时把北京商贸学校放在志愿栏的首选位置,可以选择多个专业(最喜欢的专业一定要放在前面),学校可以重复填报,专业不能重

2022年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为国选才育才的丰富经验,加强物理学科人才培养工作,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自2022年起开展“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下称“物理卓越计划”)招生,面向国内外选拔物理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异,有志于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学生,致力于为国家和民族培

2022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IMPA项目)招生简章

一、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1.学习方式是全日制;2.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3.授课语言为英文。二、申请资格1.申请人须是持外国护照的非中国籍公民,身体健康,品行端正,以往无违法犯罪记录,对华友好,遵守中国政府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在移民外国后作为外国留学生申请者,应于2016年4月30日之前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

2022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自主招生报名及考试安排

一、报名条件1.已参加北京市2022年高考报名的统考考生和单考考生;2.报考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的考生需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二、报名办法(一)网上报名报考我院的考生请于3月28日8:30至4月1日17:00登录https://www..cn,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网上报名。(二)材料报审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请根据报名系统提示,按要求依次上传以下材料扫描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