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5月31日截止)

2015-05-27 10:49  清华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 拥有巨大的科技创新激情、出色的跨学
  • 2. 拥有硕士学位
  • 3.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

 

20145月,在中以两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支持下,清华大学与以色列顶尖高校特拉维夫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特拉维夫大学XIN中心。作为国际顶级交叉创新研究机构,XIN中心致力于充分汇聚国际各领域一流专家与创新领导者,聚合中以两国领先科技与创新资源,发展两校在微纳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围绕健康医疗、可持续发展技术、先进材料与制造等重大挑战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并加速实现尖端科技的创新转化。

 

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的人。XIN中心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培育未来的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我们相信真正的科技创新者具有难以遏制的创造激情、敢于承担风险、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拥有出众的才华,致力于通过非凡的研究与创新,在实验室里的基础研究突破与社会的重大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引领意义重大的技术变革。我们深知这样的科技创新者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跳出学科的藩篱、掌握多元化、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发展灵活先进的学习和创新模式,需要获得充分的自由与支持来推进大胆甚至显得荒谬的创意,需要来自学术界、产业界乃至投资界高人的指点与协助。为了满足富有潜力的学生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在自主创新实践中成长为融前沿科技研究与创新转化能力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者,XIN中心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开设全新的交叉创新博士生培养项目。

 

XIN中心,每个博士生都是自主科研创新的领导者。学生拥有独立的项目经费,并在研究与创新项目上拥有高度的自主权。XIN中心按照每位学生的需要,建立跨学科的国际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科研与项目开发的各种指导与帮助。XIN中心没有固定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由学生与导师团队共同设计。我们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希望促进真正的创见在此萌发,伟大的创新者在此成长。

 

欢迎怀有巨大科技创新激情与梦想的你加入XIN中心!

 

报名条件:

1. 拥有巨大的科技创新激情、出色的跨学科研究基础与能力、勇于挑战风险、具有卓越的价值观、人格、团队合作与领导力;

2. 拥有硕士学位(或20158月底前将获得硕士学位),或是清华大学在读硕士并拥有硕转博资格。

3.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a) 独立提出健康医疗、可持续发展技术、先进材料与制造三大方向之一的一个重大挑战科技问题,并提出具有颠覆性的原创研究项目;

b) 围绕XIN中心现有重点挑战项目(GCP,具体介绍见附录)提出具有原创性的思路与研究设计。

 

报名方式:

请于2015531日前将报名表、成绩单、个人陈述、项目计划书、两封推荐信寄至: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东门液晶大楼307室(来信请注明“XIN中心博士生报名”),邮编:100084;

 

联系人:熊乔乔

电子邮件:qqxiong@***.cn

联系电话:010-62773840

 

 

2015年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5月31日截止)附件1_2015年XIN博士研究生报名申请表.doc

 

 

 

 

附录  XIN中心GCP项目

 

项目一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大规模微生物合成与功能化

 

清华大学陈国强实验室发现了微生物聚酯同时也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的PHA的细菌合成机制中的空间限制因素,并针对该限制因素进行代谢工程改造,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此外,陈国强实验室还发现与PHA合成相关的两亲性蛋白包括PhaPPhaZPhaC可用于蛋白纯化及特效药的靶点识别。PHA和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正在形成了一个从发酵,材料,能源到医学领域的工业价值链,我国在生物塑料PHA研究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相关产业也得到大力的推进。目前,陈国强实验室发现并开发了一株嗜盐菌,正集中精力发展以海水为介质的连续微生物系统来合成生物塑料和生物燃料,以解决工业生物技术高耗水和高耗能的问题。同时,研究并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以及生物和化学修饰的手段,用微生物系统合成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智能生物塑料,以解决生物塑料与传统塑料相比性能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生物技术竞争性不断提高。在生物塑料相关领域,陈国强实验室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陈国强教授领导的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为XIN中心首批入选的重大挑战项目之一,具有巨大基础研究与应用价值,热烈欢迎具有卓越科研能力与创新潜能的学生一同推进项目发展。

项目负责人:陈国强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XIN Center

相关链接:http://life.***.cn/faculty/faculty/126.html

 

项目二基于零摩擦的下一代硬盘技术等变革性器件

 

以非共度形式接触的两个晶面间有可能发生零摩擦和无磨损的相互运动状态,称作为结构超滑。2012年之前,结构超滑仅在纳米尺度、超高真空和低速(微米/秒)下被发现,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的课题组于2012-2013年报道了他们实验实现了微米至宏观尺度、室内环境、高速(25m/s)超润滑,一系列成果连续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顶级期刊并获得业界的广泛认可,认为这是实现超润滑从理论走向应用的重要里程碑。本项目预将结构超润滑应用于下一代硬盘技术等变革性器件中。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趋势,机械硬盘需要快速提升存储密度以满足信息时代对数据存储的巨大需求。现如今,机械硬盘运行中,采用的是磁头在磁盘上飞行的数据读取方式,且磁头传感器与磁介质层之间的距离已经为9nm。而要想进一步提升机械硬盘的存储密度,实现10T/in2的存储密度目标,磁头磁盘之间的距离需要进一步减小至2nm量级。而此时,只有接触式读写才能满足该存储密度要求。本项目的超滑硬盘技术也获得了多项专利授权,获得了机械硬盘国际顶级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协作。超润滑技术还将应用于机械手表,接触式微机电系统等器件中,实现远超越传统器件的功能和优异性质。郑泉水教授领导的超润滑硬盘器件项目为XIN中心首批入选的重大挑战项目之一,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挑战项目,热烈欢迎具有创新能力,富有扎实科学基础能力和极具领导才能的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一同见证超润滑从理论到应用的伟大跨越。

项目负责人:郑泉水教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XIN Center

相关链接:http://******

 

项目三液态金属前沿研究与应用

 

室温液态金属是一大类新兴功能材料,然而其诸多属性和用途却长期鲜为人知。清华大学刘静教授为国际上该领域先行者,通过十多年努力开创了多个新兴学科方向,相应领域逐步发展成国际重大科技前沿。在工程热物理与电子信息交叉领域,针对高端芯片严重受制于热障的世界性难题,他首次提出了具领域突破性意义的室温液态金属芯片冷却方法,构建了相应理论与技术体系。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创建有新兴工业意义的液态金属印刷电子学,被认为可望改变传统电子及集成电路制造规则,所研发的世界首台液态金属电子电路打印机,以及能适应不同表面从而使树叶也可变身电路板的液态金属喷墨打印机,打破了个人电子制造技术瓶颈和壁垒,使得在低成本下快速、随意制作电子电路成为现实。此外,还引入全新方法解决重大医学难题,着力构建了液态金属生物材料学新领域,有关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如首创的液态金属神经连接与修复技术,被认为是令人震惊的医学突破。在液态金属基础探索方面,取得系列有显著科学意义的全新发现,如可变形液态金属现象液态金属自主驱动效应等的揭示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材料、流体力学及刚体机器的认识,被认为是观念性突破和重大发现,预示着柔性机器新时代。有关研究被国际上数百个科学杂志、专业网站或新闻频道专题评介,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影响。以上研究方向将着力培养深具前沿意识、对新兴科技有着浓厚兴趣和进取精神的优秀青年人才。

项目负责人:刘静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XIN Center

相关链接http://nano.med.***.cn

 

 

项目四无中心(decentralized)智能物联网平台

 

无中心智能平台项目是由建筑技术科学系江亿院士团队基于近30年在建筑自动化领域、智能建筑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出的一套全新的智能物联网平台技术。新平台基于建筑及城市市政中作为基础设施的各种的空间属性,采用一种无中心、扁平化的系统架构,从而颠覆了工业控制系统、互联网或传统物联网等传统IT技术架构,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物联网技术。用于城市和建筑的基础设施管理,将大大提高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和运行安全。无中心智能平台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关于无中心平台架构以及相关应用的研究涉及建筑、暖通、照明、给排水、变配电、消防、安防、通信、计算机、应用数学、电子电路、自动化、管理学、市政规划、交通、城市热网等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亟需计算机、通信、应用数学、市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才加入,通过深入学科交叉,完善这一平台技术。

项目负责人:江亿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XIN Center

相关链接:http://www.arch.***.cn/chs/data/shizi/

 

 

原标题:2015年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5月31日截止)

2015年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5月31日截止)

清华大学XIN中心博士生招生简介2014年5月,在中以两国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支持下,清华大学与以色列顶尖高校特拉维夫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特拉维夫大学XIN中心。作为国际顶级交叉创新研究机构,XIN中心致力于充分汇聚国际各领域一流专家与创新领导者,聚合中以两国领先科技与创新资源,发展两校在微纳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围绕健康医疗、可持续发展技术、

2022年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博士生招生实施细则

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实施细则一、资格审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于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09:00开始网络远程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申请人需出示如下证件,并宣读《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综合考核考生诚信承诺书》承诺诚信应试,宣读过程会被录音录像存档。公开招考资格审查时核验

2022年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一、资格审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预计在2021年9月10日-9月14日期间通过网络远程视频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1.公开招考资格审查时考生在线展示下列证件原件(1)有效居民身份证;(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出示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3

2022年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一、资格审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按照以下具体要求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本校校内学生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于2021年9月17日在微电子所(新所)二层茶歇区进行资格审查。公开招考资格审查时核验下列证件:1)有效居民身份证;2)已获得硕

2022年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一、资格审查1、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进行资格审查,具体时间和形式等待后续通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审查时核验下列证件(均为原件):1)有效居民身份证、军官证;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出示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毕业证书(若有毕业证);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出

2022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提交相关材料,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一、资格审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

2022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本综合考核和录取办法适用于公开招考的博士生申请人。一、资格审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在9月14日(周二)采用腾讯会议远程进行资格审查,具体时间等会通过邮件或报名系统另行通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公开招考资格审查时学院会全程录屏,请考生在远程连线资格审查前准

2022年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审核”制,招收本科直博、硕博连读、公开招考等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符合《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中报考条件的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工业工程系将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强军计划

2022年清华大学精仪系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精仪系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一、资格审查【说明具体时间地点待通知】通过材料审查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需于XX年X月XX日按照通知规定进行资格审查。未参加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不通过者不准予参加综合考核。公开招考资格审查时核验下列证件:1)有效居民身份证;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出示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

2022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和录取工作办法

社会科学学院2022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和录取工作办法一、总体要求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间:9月13日在线进行,使用腾讯会议软件,要求考生端双机位模式参加,具体安排由各系所邮件通知考生。社科学院预计9月10-11日在研招系统内维护并通知参加综合考核的申请者,要求相关考生务必按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