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陕西排名:62 西安排名: 26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7:18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9-81891818
  • 网址: http://www.xidian.edu.cn/
  • 学校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一,现隶属教育部。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曾先后多次迁址更名。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以“西军电”闻名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300余万册。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及通信工程学院等13个学院,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信息与通信工程”全国排名第2,“电子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6,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个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汇聚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69人,硕士生导师534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成果。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40门。近三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500余项。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8%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面向国家信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系统研制、科技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建设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学科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6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学校十分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后与IBM、HP、TI、Intel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35个联合共建实验室;成立了产业集团,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与近40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建有2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创新性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建校七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潮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投身于民族电子工业振兴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产生了10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0余名院士,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以及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等。

面向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创新图强,为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研究型、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推荐内容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通知[2023-03-06 15:41]

我校2023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2023年秋季招生仅进行硕博连读和面向社会各类考生的普通招考(申请考核)方式招生。报考基本条件及招生学科、专业详见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学校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具体申请要求详见报考学院申请考核方案。1.报名时间:2023年3月6日—2023年3月24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按要求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招生通知[2023-03-06 09:32]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2023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现就招生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养目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通知[2023-02-20 17:58]

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要求,现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复核等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成绩查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于2023年2月21日9:00开通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网上查询,考生请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成绩查询系统(http://yz..cn/apply/cjcx/)查询本人成绩。学校不提供书面成绩单,请考生自行在网上查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春季学期培养计划制定及选课指南[2023-02-10 17:46]

各位研究生:为保证2023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及选课,特就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望各位研究生同学认真阅读并相互转达(也适用于3+X同学选课)。一、选课时间:1.2023年春季学期培养计划系统开放时间为2月14日09:00-3月2日17:00;选课系统开放时间为2月14日13:30-3月3日17:00。二、选课网址及选课方式:各位同学可通过学校主页-快速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MBA招生简章[2023-02-04 16: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陕西MBA招生简章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1996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陕政发[1996]34号),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特色,前瞻思维,职场人脉的管理英才”为目标,多学校资源共享,多学科优势互补,专注于工商管理专业规范化教育,为陕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管理人才。办学20多年来,已培养学员2.2万余名,毕业生中有的已成为省级领导,许多已走上高层管理岗位,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23-01-18 11:05]

(一)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遵循“系统化、工程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中国未来的领军气质软件人才等。(二)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三)专业特色该专业与市场和和行业紧密结合,在软件工程专业之下设置5个培养方向:1、系统与技术,该方向旨在培养IT行业软件开发及应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及系统工程师;2、嵌入式系统,该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互联网+”实验班)[2023-01-18 11:05]

软件工程(“互联网+”实验班)所属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SCHOOLOFINFORMATIONANDSOFTWAREENGINEERING)——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所在学院入选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一)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遵循“系统化、工程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求发展的人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3-01-18 11:03]

外国语言文学类所属学院:外国语学院SchoolofForeignLanguages(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汇中外,语通世界!(二)专业简介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英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法语和翻译四个专业。(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文学学士学位(四)专业特色拓展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加强中外融通,夯实双外语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基础,注重国际视野和全球治理能力的拓展,注重依托校本特色强化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专业(管理与电子工程复合培养)[2023-01-18 11:02]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SchoolofManagementandEconomicsofUESTC)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信息技术专业素质与经济管理才能兼备的复合型未来精英人才”。二、专业简介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工商管理、金融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个专业。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双学士学位(管理学/经

202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2023-01-18 11:01]

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生物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二、专业简介该专业(类)按大类招生,包含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生物技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四年,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理学学士学位(生物技术)四、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