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秀美灵和的太湖之滨。学校前身是1959年3月原国家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79年3月下放至江苏省机械工业厅,改名为江苏省无锡机械制造学校;1994年10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10所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学校之一;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学校是国家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2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江苏大学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
学院现有中桥、太湖两个校区。中桥老校区位于文化氛围浓郁的中南路商业街,太湖新校区地处生态环境优美的湖滨新城。全校占地850多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3亿元,图书馆藏书75万册。目前设有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汽车技术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系、基础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部、体育部、工业中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3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名,教职工780余人。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院在校内建成了“多功能、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建有4个基础实验中心、9个大类专业实训中心,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苏省机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开设了6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使学生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学院在校外建立了200多个实习基地,其中90多家企业成为学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基地。
学院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50余名,博士、硕士260多人。
学院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从学生中培养发展新党员。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阳光屋”捐助中心和“爱心基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在校外建立了20多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2007年以来,学院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每年开设近百门次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高级职称教师“星期二讲堂”,建设了10多门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学校有30多个学生社团,经常开展各种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近五年有4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2007年在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季军;近五年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2010年在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以来,学生累计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51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连年名列第一。
学院竭诚为学生服务,定期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就业咨询辅导等活动,每年邀请数百家用人单位来校举行大型招聘会。近10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享誉省内外,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学院连续多年荣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积极做好“专转本”推荐工作,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经考试被本科院校录取。此外,学院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为学生咨询、办事等提供便捷服务。 学院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仅2007年以来,就为87家中小企业完成技术服务项目89项,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2万多人次。教师完成了300多项专利,其中部分专利已向企业成功转让。学院牵头组建了江苏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物联网职教集团、江苏省传感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冷压冶金球团工程技术中心、无锡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通了无锡制造业服务网。通过广泛开展服务活动,学院赢得了企业行业的积极支持与反哺。目前有190多家工商企业与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0多家知名企业为学院提供价值31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38家企业在学院设立企业冠名奖学金或冠名订单班。
学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2004年成为总部设在美国的社区学院国际发展协会(简称CCID)的第一个中国成员单位,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2005年与澳大利亚TAFE西南悉尼学院联合开办了“国际商务(国际营销)”专业,2009年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皮特社区学院联合开办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并与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合作开设了软件专业,此外还举办了2个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
近几年,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7年和2010年二次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学院是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示范基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职业学校分中心”。
1.招生对象及范围 江苏省内已参加2018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均可报考。文理类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须达到4C1合格;艺术类(美术)的考生须取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部7门科目成绩且D级不得超过3门(技术科目不合格视为D级)。 凡未报名参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必须到当地招办办理补报名手续并领取考生号,否则不具备提前招生报名资格。高中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未达标的考生可在提前招生报名期间到当地招办办理学业水平必测科目考试补报名手续。 2.报名办法 (一)报名 考生报名必须提供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考考生号。凡未参加普通高考统一报名的,必须到当地县(区)招办补报名并领取考生号。 (1)报名时间:2018年1月15日 -- 20日 (2)报名形式:考生可通过(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高职提前招生报名端口进行网上报名。 (3)网上报名流程:登入网站→注册→填写考生信息→填报专业志愿→确认提交→考生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语数外联考考试费),支付成功即本次提前招生报名成功;申请文化测试免考的考生只需登录网址报名,填写相关考生信息,不需要网上支付文化联测考试费。 (4)资格审核:学校于2018年2月26日前完成对报考本校考生的资格审核。考虑到文化测试免考审核时间在报名后,建议考生在不确定是否获得文化测试免考资格的情况下先报名文化测试联考并网上支付费用。 考生所填写内容必须准确真实,如有差错或弄虚作假,责任自负。 (二)志愿填报 考生在报名的同时填报专业志愿。每位考生只可报考1所院校和6个专业志愿。 3.文化测试免考政策 文化测试免考条件 1.学业优秀:第一次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在“4B1合格”或“1A1B2C1合格”及以上; 2.体育特长:具有田径、篮、排、足、乒、羽等项目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 3.素质优秀:高中阶段获得县区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 |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经学院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录取时将在考生总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以下三、四类多项加分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高分值一项)。
类别 | 加分项目 | 分值 | |
(一)国家加分政策 |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 5 | |
服役期间荣获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 10 | ||
烈士子女 | 10 | ||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 10 | ||
少数民族 | 3 | ||
(二)学业水平测试加分政策 | 根据考生2017年前(含2017年)学业水平测试高四门科目等级进行加分 | B级 | 5 |
A级 | 10 | ||
(三)科技特长生 | 高中阶段参加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科技、发明、创新等大赛 | 省级三等奖 | 20 |
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 | 30 | ||
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 40 | ||
国家级一等奖 | 50 | ||
高中阶段取得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 / | 30 | |
从业职业资格证、等级证书 | 初级 | 10 | |
中级 | 15 | ||
高级 | 20 | ||
(四)文体特长生 | 高中阶段参加文化、体育、艺术大赛 | 县(区)级三等奖以上 | 10 |
市级 | 20 | ||
省级 | 30 | ||
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 | 八级 | 10 | |
九级 | 15 | ||
十级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