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现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大学科技园市场。另外,学校建有千亩大学科技园农场、万亩大学科技园林场。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拥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类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31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植物类、动物类)和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类、动物类、食品加工类、管理类);建有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172个校级签约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满足学校植物类、动物类、园林生态类、食品加工类、生物与信息技术类、经管文法类所有专业需求;拥有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植物类、食品加工类);另有8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现了所有专业实验教学全覆盖。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农学(作物遗传育种方向)、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 |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投资学 |
园林学院 |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林学(城市林业方向)、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和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策划与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设计与管理方向)、兽医、农业经济管理、商务英语(对外贸易方向)、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观光农业 |
国际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 |
1.普通类专业:
园艺、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园林、林学等授予农学学位的专业免收学费;
非农纯理工本科专业4600元/年·人;
文理兼收本科专业4200元/年·人。
2.艺术类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8000元/年·人。
3.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
国内36000元/年·人,后一年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学费、住宿费分别按英国、澳大利亚当年标准交纳。
4.住宿费:650-1200元/年·人,具体标准以当年实际入学分配宿舍为准。
1.农科专业学生奖学金:特等奖4000元、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其它按照800元标准发放。
2.非农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4000元、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
3.国家奖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
4.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且成绩优秀的非农专业学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5.北京市国家助学金:非农专业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可获得北京市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300-4500元。
6.临时困难补助:原则上一年一次,高2000元。
7.助学 贷款:学校协助积极为每位特困学生办理生源地或北京银行助学 贷款手续。
8.勤工助学:学校鼓励勤工助学,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图书馆纸本藏书近90万册,电子馆藏近240万册。建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的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政府管理人员、杰出的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颇具影响力的涉农企业家。北京农学院现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