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开始筹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1993年正式招生。现有东、西、北、华侨城四大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3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华侨城校区等教学单位,共9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788人(含150名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留学生)。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校舍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其中教室10.5万平方米,图书馆4.2万平方米,体育馆1.3万平方米,实训实习场所13.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76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59万册;校园网出口带宽500Mbps,多媒体教室328间。
学校初步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结构较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学队伍。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397人,专任教师845人,另有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395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中有正高职称95人,副高职称444人,博士126人,硕士677人,拥有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
学校坚持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10个,省级示范专业14个;国家精品课程49门,省级精品课程61门;2001年、2005年、2009年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2001年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优秀评估,2003年首批通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2006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
学校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及实用性、应用较强的横向课题研究。建校以来申请专利332项、授权148项,位居广东省高校十强;2003年以来科研项目到账经费8156.05万元;2002年以来连续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2008年连续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的机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紧贴市场,现已与1851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及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学校积极开展对外的交流合作和对内的带动辐射。与国外及港台地区77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引进国外权威职业资格证书认证63种;与中西部10个省、自治区的26所高职院校、168所中职学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
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2009年)、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广东省文明单位(2005年)。每年接待来校考察学习的国内外同行达4500余人次。办学16年来已培养36029名合格的普通全日制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教学单位 |
层次 |
专业 |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 本科 | 电子信息工程(联合试点) |
专科 | 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本科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试点) |
专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软件技术(中美合办)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联合试点项目) |
专科 | 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节能工程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新能源应用技术 | |
经济学院 | 专科 | 金融管理、金融管理(中澳合作)、会计、国际商务(外贸)、国际商务(中澳合作)、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管理 |
管理学院 | 专科 | 港口与航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美合作)、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 |
传播工程学院 | 专科 | 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出版与发行 |
艺术设计学院 | 专科 | 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 |
应用外国语学院 | 专科 | 应用德语、应用法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 |
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本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联合试点) |
专科 |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园林技术、城市园林、生物技术及应用 | |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 专科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管理方向)、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务管理方向)、建筑设计、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
数字创意与动画学院 | 专科 | 游戏设计与制作、影视制作、影视动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
汽车与交通学院 | 专科 |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运用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 | 专科 | 口腔医学、护理、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 |
人文学院 | 专科 | 音乐表演、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 -- | -- |
国际教育部 | -- | -- |
高职专业学院 | -- |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措施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具体为:
1.新生奖学金
按照学校在各省各科类(以各省各科类为单位,分别排队,含文科、理科、美术、音乐、编导五类)录取人数中达到本科线前10%发放新生奖学金(人数按照小数点四舍五入后取整,下同),考生总分不含加分,本科线以各省招办第一次公布为准,不含降分后的分数线。具体标准为:
①达到本科线前1%(含1%)的考生奖励人民币10000元/人;
②达到本科线前1%—3%(含3%)的考生奖励人民币5000元/人;
③达到本科线前3%—10%(含10%)的考生奖励人民币2000元/人。
2.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3.学校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学期3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学期2000元,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学期1000元,优秀毕业生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
4.助学金:家境困难学生可申请政府贴息贷款、可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可申请学校困难补助,部分贫困学生可获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本校收费标准按《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管理办法》(粤发改价格〔2016〕366号)及深圳市物价管理部门有关文件执行。
文科类和理科类专业6000元/生·学年(旅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5000元/生·学年);
美术类、音乐类及编导类专业10000元/生·学年;
金融管理(中澳合作)专业19000元/生·学年;
物流管理(中美合作)和软件技术(中美合作)专业15600元/生·学年。
住宿费标准为:1200-1500元/生·学年。
本校录取考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残障考生,若其生活能够自理,符合所报专业要求,且高考成绩达到录取标准,予以正常录取。
本校招生专业对考生身体素质的具体要求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新生入学后,学校以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依据,对新生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复查,对经复查不符合体检要求或不宜就读已录取专业者,按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予以转专业或取消入学资格。
录取批次:学校在广东省的录取批次为专科批次;省外为专科批次或提前专科批次。
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均以生源省、区、市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专业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工程(职业教育师范)、英语(职业教育师范)专业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本校“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实验班”通过广东省夏季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本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单独代码招生(注:招生代码89117),单独编班。试点专业实验班学生按五年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高职学段学习,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获得本校普通高职(专科)毕业证书。通过转段选拔考核合格的实验班学生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相应试点专业学习两年,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获得华南师范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非实验班学生,不得转入试点专业实验班学习。
学校从战略高度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夯实强师工程,打造名师团队。
1992年2月,中共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992年7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任命俞仲文为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备组组长。
1994年4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西丽湖校区教学大楼奠基。
1997年10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4月,深圳市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华侨城校区。
2001年开始,学校先后与国内129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协议。
2003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2004年9月,深圳市卫生学校并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06年12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
2009年12月,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2年8月,学校首次在2A批次与深圳大学联合培养招收应用本科学生234名。
2016年4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汕特别合作区校区正式筹建。
2019年4月27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20年7月,加入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截至2016年5月,该校承担各级各类项目3526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量累计达到4.51亿元,2002年以来连续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应用研发特色突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6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03件,共完成技术(知识)转移项目1863项,到账经费1.85亿元,科研成果转化收入达到2364.31万元。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7项,学术专著162部。
2009年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
0755-267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