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4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
学校现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单位、教育部“中德职教汽车机电 合作项目”试点院校,拥有两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学校占地92.6万平方米(1389亩),建筑面积58.86万平方米,新校区与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大运村一体化建设,大运村先进的信息系统全面应用,软、硬条件全国一流。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65亿 元,图书馆藏书90.9437万册。
学校对接深圳支柱产业,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共设软件学院(兼软件合作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兼中兴联通学院)、计 算机学院(兼神州红旗学院)、数字媒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务管理学院(兼电子商务学院)、财经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学院、公 共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信息技术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等10院2部2所;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45个。现有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 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2个,广东省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精 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优质建设课程2门。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协同创新育人,设有“三会两办”推进校企合作,与行业协会、著名企业共建了 4 个二级学院。学校用2 万平米实训场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第一批与企业合作项目 14 项,中国移动广东省公司等首批 8 家著名企业进入。学校有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 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7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9 个,深圳市高职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 6 个。
学校建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高就业率、高满意度办学效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88人,学校坚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材施教、特色发展。近三年,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59个,省级二等奖以上120个,2011年至2013年夺得全国 信息安全大赛三连冠;2012年,获全国高校NOC大赛高奖;2014年获首届“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毕业生“下得 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8%以上。很多毕业生被华为、腾讯、深圳地铁、中国联通等著名企业录用,产生了被《华尔街日报》报 道为“中国年轻90后千万富豪”丁仕源等创业典型。
学校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资源,不断形成国际化办学特色。2006年起,学校与英国兰开夏中央大学合作开设电子设计 自动化本科专业;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中德职教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试点院校;2013年,学校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签署专本连续课程合作协 议,按2+2合作模式和 3+1.5合作模式开展专本连续课程合作;学校还与台湾的朝阳科技大学、树德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东南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开展了交流 生等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科研引领,服务社会。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96项,教研课题国家级6 项、省市级37项,有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2个,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1个。获得国家级高等 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2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项,深 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项。
学校跨越发展,已跻身全国高职“第一方阵”。2004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院 校;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共 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2012年,入选教育部“中德职教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试点院校;2014年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立 项;2015年,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同意批准我校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软件学院 | 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软件测试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 |
电子通信学院 |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等 |
数字媒体学院 | 电视节目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电脑艺术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 |
应用外语学院 | 商务英语、文秘(中英文)、旅游英语等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与制造、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特种加工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等 |
商务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等 |
财经学院 | 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金融管理与实务、财务信息管理等 |
交通与环境学院 | 建筑工程管理、汽车电子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等 |
学费:美术类专业为10000元/年,其余各专业均为6000元/年。
住宿费:1200元/年。
1.普高文理科第三批A类(市外省内)的入学奖学金的设置办法
达到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本科A类分数线(不计降分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新生,可获得入学奖学金5000元/人;超过第二批本科B类分数线30分以上的奖励3000元/人,超过第二批本科B类分数线20分以上的奖励2000元/人。
2.普高文理科第三批B类(市内)的入学奖学金的设置办法
达到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公布的第二批本科B类分数线(不计降分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新生,可获得入学奖学金5000元/人;超过第三批A类分数线30分以上的奖励3000元/人;达到第三批A类分数线的奖励2000元/人。
3.第三批A类美术类、第三批B类美术类和3+证书类的入学奖学金的设置办法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新生,高可获得入学奖学金3000元/人。
4.其他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2)学校每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授予年度奖学金,其中:优秀学业奖学金高达3000元/学年;单科成绩优秀奖学金200元/科;考证奖学金高达500元/项。还给予在市级以上各项学习、体育、科技、文艺等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授予“特长特殊贡献奖”,高奖金达3000元/项。
(3)学校大力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学年内高可获得10000元的奖助学金。另外还实行学费减免、勤工助学、贷学金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开设的专业面向深圳市支柱产业之一,即信息产业,均为热门专业。深圳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使我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
学校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的就业政策:①加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努力搭建就业平台。教育目标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行业的用人标准、政府的人才培养大计相吻合,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人才。②学校与中兴通讯、中国联通、联想集团、金碟软件、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著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使学生一入学就有了就业方向。③每年学校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学生自主创业。
2009年,我校获得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深圳市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2011年,我校荣获“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2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2004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院校。
2007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1年,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技术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
2012年,入选教育部“中德职教汽车机电合作项目”试点院校。
2014年,获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立项。
2015年,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同意批准我校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2016年,学院正式筹建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分院
2016年,学校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验收。
2016年,学校获广东省“一流校”建设立项。
2016年,学校“2188创客空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1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诗经文化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 [12]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2020年7月,加入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根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现有教职工756人,在556位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87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54人,“双师素质”教师近九成。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奖3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获南粤优秀教师7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3人,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9名,后备级领军人才2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5人。
根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获得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第二单位),深圳市科技进步奖2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1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拥有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22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协同创新育人,设有“三会两办”推进校企合作,与行业协会、著名企业共建了4个二级学院。学校用2万平米实训场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第一批与企业合作项目14项,中国移动广东省公司等首批8家著名企业进入。学校有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个,深圳市高职教育校外公共实训基地22个。
学院分为3个校区:
东校区:为深圳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村(简称“大运村”),大运村总占地面积为23万7千平米,主要包括运动员公寓、综合服务楼、赛时商业中心、三个食堂、一栋教师宿舍和医务室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26万7千平米。其中,运动员公寓由五栋17层高的高层塔楼,赛时可满足13000名运动员的居住要求。
南校区:设计有一座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座位的体育馆,作为大运会羽毛球预决赛场馆。
北校区:设计有一个标准八跑道运动场,大运会赛时作为足球训练场地。2011年深圳大运会结束后,所有的赛时场馆转换为高等院校信息学院作为新校区使用。
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188号
89226362,8922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