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龙岩学院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福建排名:58 龙岩排名: 12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5:55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597-2795053
  • 网址: http://www.lyun.edu.cn/
  • 学校地址: 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福建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现成为闽西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高校。

    学校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中心城市龙岩市内美丽的奇迈山麓,傍依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田会议会址、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龙岩市毗邻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区,是闽粤赣三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与江西省赣州、广东省梅州两市接壤,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著名的老区、林区、侨区、矿区和新兴的旅游区。

    学校总体规划用地2761亩,现有占地面积1058亩,有东肖和凤凰两个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和语言实验室,完善的体育设施、多种类的活动场所等,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余万册,期刊2000余种,拥有电子阅览室、现代化检索系统和镜像站点,是闽西大的图书资料中心。

学校面向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市招收本专科学生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生,所设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现设有11个二级院(系),共有28个本科专业和12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学生近50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8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了31.58%,具有研究生、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占一半。学校还聘请了20多位“两院”院士、著名大学博士生导师等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逐年提高。学校现拥有省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培育)1个;2004年以来,教师出版专著、编写教参41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210多篇,被SCI、EI和SSCI收录学术论文140多篇;学校建立近200个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客家文化研究所、古田会议精神研究所、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等16个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科研学术机构;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课题450多项,获各级政府奖70多项,多项专利获国家专利局批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龙岩学院学报》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福建省高校特色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参加各种大型竞赛屡获佳绩。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良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建校51年来,学校已培养4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各行业,其中大多数校友已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五年来,培养了学历教育本专科毕业生8000余人,为地方培训各类基础教育师资、煤矿安全技术人员和其他各类技术骨干1万余人。

    学校重视办学和社会服务。近几年,学校先后与巴西、美国等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龙岩市各县和部分乡镇建立校地(县、乡)合作战略联盟,与龙岩经济开发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建立校产合作战略联盟,与中国龙工集团、紫金矿业集团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融入海西为闽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学校秉承“厚于德、敏于学”的校训及“龙岩学院是海峡西岸的高校,是闽西人民的大学”的理念,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力争办学水平走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部分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为把龙岩学院建设成为“立足龙岩、服务海西、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式、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本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推荐内容

2022年龙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01-17 09: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专业介绍:本专业是福建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1+X高级证书(云计算开发与运维)试点专业,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应用型人才,其中2016届毕业生吴伟锋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二)培养目标:依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对本专业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2年龙岩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23-01-17 09:21]

生物技术(一)专业介绍:本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拥有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等5个教科研平台,省级一流课程6门。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博士均占40.9%。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获得“强国一代新青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22年龙岩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3-01-17 09:2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专业介绍:机械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龙岩学院硕士点培育专业,2016年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福建省焊接质量智能评估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专用车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现代加工与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机械工程实验示范中心等省级平台,拥有校企合作实习基地20多家,拥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开放

2022年龙岩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23-01-17 09:20]

物联网工程(一)专业介绍:本专业是首批闽台合作专业,教育部1+X高级证书(物联网工程运维与实施)试点专业,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众多优秀应用型人才,其中物联网工程2022届1名毕业生入职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1名毕业生入职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扎实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团队协

2022年龙岩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师范)[2023-01-17 09:20]

生物科学(师范)(一)专业介绍:本专业源于1985年的龙岩师专生物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博士均占40.9%。拥有省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3个实验教学平台,以及省级一流课程8门。近年来,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

2022年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3-01-17 09:20]

电子信息工程(一)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和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1+X”高级证书(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试点专业,侧重培养测控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紧密联系地方行业企业,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用型课程,先后与龙净环保有限公司、福建亿林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星河电路(福建)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STC高性能单片机

2022年龙岩学院测绘工程专业[2023-01-17 09:19]

测绘工程(一)专业介绍:60余年的办学史,福建省最早创办的测绘工程本科专业,2019年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无人机驾驶”和“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二)培养目标:面向北斗导航定位、无人驾驶、地理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互联网+等新兴高科技产业,从事生产、管理、研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核心课程:数字地形测量学、误

2022年龙岩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23-01-17 09:19]

体育教育(一)专业介绍:本专业以应用实践为办学特色,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以此为平台加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力度,促进就业竞争水平,立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体育人才。本专业注重学科、术科、“三创”能力、师德分阶段培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签订实习实践基地22个,鼓励学生在龙岩市中小学校顶岗实习,开展体育志愿者服务,400余学生参与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学

2022年龙岩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23-01-17 09:19]

动物医学(一)专业介绍:本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7年起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兽医硕士,2019年为硕士点培育专业。现有福建省家畜传染病防治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11人,硕士生导师13人,博士占76%,建有生猪健康养殖科技创新团队等5个

2022年龙岩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23-01-17 09:19]

网络与新媒体(一)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过硬政治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并掌握较强的新媒体节目策划、数字媒体技术制作、融媒体制作与发布、拍摄与剪辑、广告创意、数字营销、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等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新时代传媒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复合传媒人才,可以胜任政府宣传部门、传统广播电视单位及其新媒体部门、网络与新媒体类相关企业、广告公司、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电信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