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嘉应学院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广东排名:97 梅州排名: 14
  • 更新日期: 2023-03-10 11:40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753-2186713
  • 网址: http://www.jyu.edu.cn
  • 学校地址: 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100号

嘉应学院学校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世界客都,叶元帅故乡、革命老区苏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8万人,学生近1.1万人,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本科专业59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学校本部有江北校区、江南校区2个校区,还挂靠了2个校外二级学院(梅州师范分院和医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中心”等3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其中,培养了80%以上的梅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近300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先后与广西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 1052项,其中国家级251项、省级801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上线人数为2520人,录取人数为1763人;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在抢抓广东省实施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山大学“组团”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八年上水平,十年再跃升”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持续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师范教育质量提升为基础,面向应用技术研究、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行业产业需求,聚焦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大幅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努力实现“申硕”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斗志,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成为“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嘉应学院招生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化学与环境学院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文学院(客家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新闻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历史学、社会工作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资产评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
美术学院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学、舞蹈学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
医学院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嘉应学院收费标准

1.学费:文科类本科专业4590元∕生·学年,理工、外语和体育类本科专业5190元∕生·学年,艺术类(非理论)本科专业10000元/生·学年,农学类本科专业4152元/生·学年,医学类本科专业5800元/生·学年,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本科软件工程专业8000元/生·学年;文科类高职(专科)专业5250元/生·学年,艺术类(非理论)高职(专科)专业10000元/生·学年,其他类别的高职(专科)专业6410元/生·学年;

2.住宿费:视不同的住宿条件在每生每学年750元—1600元之间收取。四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专业,学生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间,住宿费按该校标准执行。




嘉应学院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至今已有107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具有“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嘉应学院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17人,其中正高职称139人、副高职称376人、博士223人、硕士764人。



嘉应学院学科建设

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有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近3000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169项;教师公开发布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70篇,获得国家专利81项,获得省级政府奖4项。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嘉应学院合作办学

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先后向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170多人次,有200多名教师与各类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承担一大批横向科研项目。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发挥足球(产业)学院优势,主动服务梅州创建足球特区。




嘉应学院发展特色

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设立了“苏区精神(广东)干部培训中心”,为地方各级党政部门开展了大量干部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得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



嘉应学院合作办学

学校坚持办学,在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目前,学校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了交流合作。近年来,派出73批次管理干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培训调研及参与学术会议等,派出学生23批次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推荐内容

2018年嘉应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广东省)[2020-10-17 10:26]

招生代码学院科类层次专业号专业名称录取数高分高排位低分低排位平均分省低控制分数线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19051556698443128171454.33376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2信息与计算科学6447989718441131234446.67376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3应用统计学55458111806441131219445.0437610582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理科本科004物理学(师范)864621082

2018年嘉应学院本科各专业录取分数(省外)[2020-10-17 10:26]

省份专业科类计划数省线学校录取低分安徽12教育技术学理工7432456地理信息科学文史5486515福建20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5378435历史学文史5446486体育教育体育(理)5246/73(术)79(术)舞蹈学艺术(文)5290/195(术)232(术)甘肃3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5436446物联网工程理工5436444工程管理理工5436443生物工程理工5436442汉语言文学文史5456476思想政治教育文史5456471广西39软件工

2019年嘉应学院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广东省)[2020-10-17 10:25]

招生代码学院科类层次专业号专业名称目录公布计划录取数高分高排位低分低排位平均分省低控制分数线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1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29230249477131452128827458.12390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2信息与计算科学5050471103785453127608456.3039010582数学学院理科本科003应用统计学4848470106003450131159453.6739010582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理科本科

2019年嘉应学院本科各专业录取分数(省外)[2020-10-17 10:25]

省份专业名称科类计划数省线学校录取低分安徽化学(师范)理工5426455教育技术学(师范)理工7426455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工5426455地理信息科学文史5504529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史5504531福建化学(师范)理工5393451生物科学(师范)理工7393448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工5393456物理学(师范)理工8393449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史5464514历史学(师范)文史8464505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文史5464505英

2020年嘉应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2020-10-17 10:24]

层次学院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分省计划学费(元/学年)备注办学地点本科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165广东149(理149)安徽6福建5陕西55190详见表后说明7*信息与计算科学55广东50(理50)云南55190*应用统计学55广东48(理48)江西75190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师范)100广东84(理84)福建5湖北5湖南65190色盲者慎重报考校本部(江北校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0广东45(理45)广西55190*测控技术与仪器50广东45(理45)河南55190*电子信息工程1

2019年嘉应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2020-10-17 10:24]

层次学院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分省计划学费元/学年备注办学地点本科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319广东292(理292)安徽5福建5河南5贵州7陕西55190校本部(江北校区)*信息与计算科学55广东50(理50)云南55190*应用统计学55广东48(理48)江西75190物理与光信息科技学院物理学(师范)180广东148(理148)福建8湖北7湖南6重庆5贵州65190色盲者慎重报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50广东45(理45)甘肃55190*测控技术与仪器50广东45(理45)河南55190化学

嘉应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2020-04-12 10:09]

口腔医学技术(专科)核心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固定义齿工艺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加工企业从事各类义齿的生产、加工等工作。特色优势: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口腔医学技术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医技人才。

嘉应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20-04-12 10:08]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核心课程:康复评定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等。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卫生和保健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特色优势: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技术基础知识,较强康复治疗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医技人才。

嘉应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20-04-12 09:57]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就业方向: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方面工作。特色优势: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的应用型医技人才。

嘉应学院助产专业[2020-04-12 09:56]

助产(专科)核心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产科学及护理、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等。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围产期保健及护理等工作。特色优势:培养具有客家精神和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应用型专科护理专业人才。学生具备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在产科护理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