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14个世居民族,被誉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的云南省普洱市。前身是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8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一) 本科招生专业
序号 | 学院 | 专业名称 | 类别 | 招生人数 | 层次 | 学制 | 学费(元) |
1 | 教师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数学) | 师范类 | 75 | 本科 | 4年 | 3400 |
2 | 学前教育(文理兼招) | 师范类 | 100 | 本科 | 4年 | 3400 | |
3 | 特殊教育(文理兼招) | 师范类 | 30 | 本科 | 4年 | 3400 | |
4 | 小学教育(语文) | 师范类 | 75 | 本科 | 4年 | 3400 | |
5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普通类 | 80 | 本科 | 4年 | 3400 |
6 | 历史学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3400 | |
7 | 汉语国际教育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3400 | |
8 | 经济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000 |
9 | 烹饪与营养教育(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10 | 会计学(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50 | 本科 | 4年 | 4000 | |
11 | 理工学院 | 物理学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500 |
1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13 | 数字媒体技术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14 | 物联网工程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1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16 | 东盟学院 | 老挝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3400 |
17 | 缅甸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3400 | |
18 | 泰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3400 | |
19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普通类 | 50 | 本科 | 4年 | 4500 |
20 | 化学 | 普通类 | 45 | 本科 | 4年 | 4500 | |
21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2 | 生态学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3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4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普通类 | 60 | 本科 | 4年 | 4500 |
2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6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7 | 应用统计学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500 | |
28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50 | 本科 | 4年 | 3400 |
29 | 商务英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3400 | |
30 | 政法学院 | 行政管理(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45 | 本科 | 4年 | 4000 |
31 | 民族学(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30 | 本科 | 4年 | 4000 | |
32 | 思想政治教育 | 普通类 | 60 | 本科 | 4年 | 4000 | |
33 | 法学 | 普通类 | 45 | 本科 | 4年 | 4000 | |
34 | 农林学院 | 园林 | 农林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35 | 农学 | 农林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36 | 茶学(文理兼招) | 农林类 | 50 | 本科 | 4年 | 4500 | |
37 | 园艺 | 农林类 | 40 | 本科 | 4年 | 4500 | |
38 | 艺术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类 | 40 | 本科 | 4年 | 8500 |
39 | 工艺美术 | 艺术类 | 35 | 本科 | 4年 | 10000 | |
40 | 音乐学 | 艺术类 | 40 | 本科 | 4年 | 8500 | |
41 | 绘画 | 艺术类 | 35 | 本科 | 4年 | 10000 | |
42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100 | 本科 | 4年 | 3400 |
4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普通类 | 40 | 本科 | 4年 | 3400 | |
合计:1935人 |
(二)专科招生专业
序号 | 学院 | 专业名称 | 类别 | 招生人数 | 层次 | 学制 | 学费(元) |
1 | 政法学院 | 老年服务与管理(3+2) | 普通类 | 87 | 专科 | 2年 | 3600 |
2 | 理工学院 |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 普通类 | 40 | 专科 | 3年 | 3600 |
3 | 艺术学院 | 音乐教育 | 师范类 | 40 | 专科 | 3年 | 5000 |
4 | 经济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 | 普通类 | 40 | 专科 | 3年 | 3600 |
5 | 烹调工艺与营养 | 普通类 | 45 | 专科 | 3年 | 3600 | |
6 | 会计 | 普通类 | 60 | 专科 | 3年 | 3600 | |
7 | 外国语学院 | 应用英语(文理兼招) | 普通类 | 40 | 专科 | 3年 | 3600 |
8 | 农林学院 | 园林技术 | 农林类 | 40 | 专科 | 3年 | 3600 |
9 | 园艺技术 | 农林类 | 45 | 专科 | 3年 | 3600 | |
10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师范类 | 100 | 专科 | 3年 | 3400 |
合计:537人 |
占地面积2156亩,建筑面积30.34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7.51万平方米,运动场6.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595.72万元。建有实验实训室91个,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平台3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0.15万册,数字资源135.0万册,数据库18个。建成生物多样性科学教育馆(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亚洲象展览馆、地方民族文化博物馆等5个特色馆室,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501人,外聘教师123人,有高级职称216人,其中正高级58人,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称号教师2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45人,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在读28人。
现有二级学院14个,本科专业42个;园林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建设专业,历史学、美术学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校42年来,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专业人才,其中普洱市在职在编教师中普洱学院毕业生有3772人(含322名中小学领导),占普洱教师总数的15.45%,成为滇西南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有全日制在校生10750人,其中本科生8139人。至今共培养7015名本科毕业生,到新疆和西藏就业189人,近三年大学生应征入伍超额完成88人。2016届学生李金莲被推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9届毕业生邓茜入选教育部100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名录;6名学生当选“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贯彻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转型发展。2014年被列为首批省级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获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落实校企合作,与普洱各县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央民族大学、洲际酒店集团、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有15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作为成员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普洱学院转型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精神,秉持“固本和谐创新致远”的校训,弘扬“拼搏奋进,团结奉献”的普洱学院精神,黾勉同心,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获批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认真抓好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全覆盖,三年来,思政课教师参加教学类比赛获奖11项,3名辅导员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员。
紧扣国家、省和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建有教育部老挝国别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地厅级科研平台10个、智库平台3个;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个,地厅级科研团队16个。升本以来,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69项,科研经费总量6500余万元;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000余篇(SCI、CSSCI、ISTP、EI等收录205篇),出版著作142部,授权专利40项。学校高度重视应用型研究和成果转化,编撰出版《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对普洱市全境土壤、水质、植物、外源农艺物进行系统检测,为普洱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学校地处未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地区,肩负着脱贫攻坚的责任与使命。5年累计派出驻村工作队员45人,投入扶贫资金666.16万元,挂钩点顺利脱贫,扶贫工作连续3年省级考评为好。发挥平台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办公自动化、咖啡、版画等职业技能培训,3年内培训2722人次,其中培训农民796名。发挥研究团队和智库作用,与普洱市联合举办4届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协助普洱市获批思茅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重大项目,带动农民每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5亿元,产业综合增加值77.88亿元。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学校现有注册志愿者10695名;无偿献血量达91.50万毫升,占普洱市献血量的三分之一。
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普洱市、宁洱县共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通过编写民族团结教材,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进头脑。设立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成民族文化博物馆,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挖掘地方民族文化优秀元素,自创“普洱绝版木刻”版画流派,推出“山魂鼓韵”等舞台艺术精品,绝版木刻成为普洱市的文化名片。学校于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
加强国门大学建设,成立东盟学院,获批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在老挝和泰国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共派送730名学生出国学习,累计招收561名留学生,老挝留学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面向老挝举办2期公务员技能培训,培训48人次。每年定期举办泰北地区汉语演讲比赛、澜湄教育合作论坛等国际交流项目,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软科“中国好大学排名—学生国际化排名”中学校位居500多所高校的50位左右,居云南省第2位。
升本以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云南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先后到校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应用型办学成效给予肯定。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82%以上,2016年来连续4年获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考评一等奖。4年来,本科生报到率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为老挝培养毕业生217人,在中老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到老挝社会高度评价。学校啦啦操队节目、普洱学院专题片《转型发展之路》、建校40周年美育教育成果展等在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等电视台播出,获得超高的点击率和收视率。近三年,中新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对学校报道21次,省级媒体报道19次。
升本8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地方离不开、行业都认可、国际能交流”的应用型人才。“十四五”是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持续整改作为制定“十四五”规划的遵循,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严谨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勇担地方高校的社会责任,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条件者,颁发普洱学院本科、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普洱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在省教厅领导下,在省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下进行。
普洱学院面向云南省各地州市以及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等省招生。学校在全国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当地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为准,专业介绍可通过学校网址查询。
依据省教厅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德智体美素质,择优录取。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本、专科)录取控制线,普洱学院将依据考生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省招生考试院的规定加分提档。
报考外语类专业须口试成绩符合要求。
艺术类考生的录取:我校认可和使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业联考(统考)成绩,在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专科低控制线后,对于无特殊要求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业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上线后,根据考生志愿,结合文化考试成绩、专业素质、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全面考核,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体育类考生的录取:我校使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业统考成绩,在文化成绩达到本省体育本科、专科低控制线后,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体育专业合格考生。若考生专业成绩相同,优先录取文化成绩较高者。
录取时,无男女比例限制。
按照国家相关资助政策规定,我院在校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奖励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学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年,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4000元/年,奖励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学生);毅进奖学金(2500元/年,奖励成绩优异的云南籍建档立卡本科新生);普洱学院奖学金(2500元/年,奖励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考研奖学金等。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学苑路6号
联系电话:
邮 编:665000